SHARE
    Housing

    重啟大型填海 解港人蝸居之苦

    04/27/2017 - 14:45

    撰文: 曾維謙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

    shutterstock_185810609.jpg

    樓價指數連續9周創新高,比1997年的高峰高出一半。剛巧,長達5個月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2030+》)諮詢期將於本月底截止,可謂適逢其會。

    我們是時候客觀、全面地審視眼前局勢,以解決長久以來困擾全港市民的房屋及土地短缺為目標,為下一代的福祉作正確抉擇。

    深圳澳門比港人 平均住大3

    《2030+》諮詢文件一開首比較香港與世界各地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數據顯示,香港每平方公里居住了2.5萬人,是其他國際大都會如東京、倫敦、紐約、巴黎的5倍以上;大城市中和我們密度相若的,只有印度城市孟買,但該國的人均GDP只有香港的三十分之一!

    若嫌國際比較太過虛無遙遠,不妨就聚焦在國家內比較。近日「粵港澳大灣區」成為熱話,而大灣區內最接近香港的兩個城市是深圳和澳門。若比較3城的人均居住面積,香港只有170平方呎,而澳門和深圳則同樣約為220平方呎,兩地市民都比港人住大3成。

    在居住成本方面,香港家庭每100元的支出,平均有34元是用於房屋,而深、澳兩地的相應佔比(即使近年深圳的樓價同樣急升),則只有27%和26%,比香港低7至9個百分點之間。

    近日財政司司長指,大灣區城市的生活成本較香港低,所言非虛。換言之,香港相比上述這兩個近鄰,明顯「住得貴又住得細」。

    港倡填海1300公頃 遠遜對手

    是甚麼原因,令這3個比鄰城市的人民,居住質素有如此分別?筆者認為,答案是填海。

    1984年至2014年的30年間,澳門的填海面積佔總土地面積由33%急升至超過6成,反觀香港接近原地踏步,填海面積同期只由5%上升至6%。至於國際間常與香港比較的新加坡,其填海面積佔總面積則由6%上升至近20%。事實上,過去10年香港填海只有不足100公頃,反觀深圳則超過5,000公頃,是香港的50倍(見表)。

    HKET_20170428_A28_01_aL.jpg
    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上述亞洲城市的填海工程一向都相當具規模,而且在未來還打算繼續大力填海:

    ‧澳門的大型填海工程早於1927年展開,其中更將原本氹仔及路環兩島連成一起成為路氹城。路氹金光大道上的一眾旅遊設施,成為澳門旅遊業的支柱。

    ‧新加坡由1965年起,總填海面積近14,000公頃。當中濱海灣地皮早於90年代填海而成,而濱海灣金沙於2011年落成,為新加坡旅遊業帶來重大貢獻;濱海灣金融中心則於2013年起落成,成為該國新的金融樞紐。未來,獅城將繼續填海,包括擴展樟宜機場以搬遷空軍基地及貨櫃碼頭,騰出約1,800公頃土地發展住宅。

    ‧深圳近年靠填海建成了多項基建及經濟區,包括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大鏟灣集裝箱碼頭、前海等。未來深圳政府計劃進行第二期填海工程,包括興建機場第三跑道的800公頃;以及大鏟灣集裝箱碼頭的2,000公頃;以及前海共1,380公頃的大規模填海工程。

    現時香港政府提出的5個近岸填海選址,加上諮詢中的東大嶼都會,只牽涉約1,300公頃的土地,遠遠落後新加坡及深圳未來分別接近及超過5,000公頃的填海計劃。

    5個填海選址 可造地3500公頃

    團結香港基金認為香港應重拾過往賴以成功、以填海為主的土地開發模式,除了應盡快落實諮詢中的「東大嶼都會」,還需要更宏大計劃。就此,基金會參考2012年時政府初步提出共25個的可能填海選址,勾勒出較為進取的初步概念圖,希望拋磚引玉。

    香港只有中部水域的生態價值相對較低,亦沒有其他大型工程限制,具有發展人工島的潛力。長洲以南是本港唯一可作大規模填海的海域,可考慮填海逾2,000公頃興建人工島作為長遠的大型土地發展項目。

    shutterstock_178638212.jpg

    至於現時葵涌貨櫃碼頭,連同周邊支援貨櫃碼頭作業的物流用地及政府建議填海的青衣南,合共佔地近1,000公頃,且位處市區,附近交通配套完善,可考慮將貨櫃碼頭搬遷至長洲南人工島,並改作住宅發展。

    另外,亦可考慮在蒲台島填海,重置現有監獄等政府設施。連同屯門、將軍澳及南丫西,以上5個填海選址共可提供近3,500公頃的土地。

    近日,一宗接一宗破頂的樓價成交、索價千萬的400呎新盤、輪候公屋時間長達5年等新聞,在在說明香港土地及房屋嚴重短缺,深遠影響港人生活質素。是時候大家客觀面對現實,重拾香港引以為傲的「萬事皆能」精神(can-do spirit),重現昔日香港大興土木,實現「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