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Healthcare and Ageing

    發揮長者活力 構建盛齡之都

    12/20/2016 - 15:00

    撰文: 廖美香 團結香港基金執行總編輯,黎可欣 浸會大學社工系研究助理教授

    shutterstock_444131020.jpg

     很榮幸,香港成為全球男女壽命最長的地方;可悲的是,香港老人自殺率也偏高,達每年十萬人中有三十個案例以上,是青少年自殺率的十倍;也較歐美國家高出兩三倍。香港老人自殺的成因複雜,約半患有抑鬱症。本港老齡問題愈趨嚴重,難道我們的老齡人口要持續過着如此悲涼的生活?

    按統計處推算,老人人口將於二○四一年佔總數三成。如果港府仍不在軟件和硬件上作好準備,未來的長者將因社會配套不足而無法繼續發揮所長,反而變成社會沉重的負擔。面對老齡化日趨嚴重的問題,團結香港基金倡議香港建成一個盛齡城市,讓每一個人,不論年齡,都能夠擁有豐盛及有意義的人生。

    社區及健康服務須配合

    IMG_6171.jpg

     香港人向來打拼,工作壓力大,居住環境狹窄,生活多欠素質;到了銀髮之年,體弱多病,無法自理生活,感到「負累」親友,雖長壽又何來幸福感?要建立盛齡城市,我們應着重於提升市民的健康與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不僅只是延長生命。無奈,政府現時投放於社康服務的資源都停留於「補鑊」階段。為縮短長長的輪候名單,政府近年集中火力提供老人宿舍,但卻未能全面發展社區老人復康服務網絡。

    興建更多醫院及增加醫護人手固然重要,但為確保三十年後老人家能擁有健康,香港也需要一個整體長遠的預防及基層醫療策略。本港現有社區與健康服務缺乏整體及一致性,社福與醫療服務的協調和分配做得不好,要不是分割,便是重疊,花了金錢卻沒有效果。每到流感高峰期,急症室便爆滿,難免讓市民覺得政府辦事能力不高。我們提倡健康促進網絡的概念,旨為社區提供以人為本的社康服務,以一站式方法滿足長者的需要,希望有效管理老人健康,使提升他們的獨立生活的能力。

    改良配套滿足老齡需求

    若嘗試坐輪椅穿梭香港的街道,會發現這裏對行動不便的朋友不甚宜居:街道擠擁,樓梯多,缺乏自動門,過馬路時綠燈時間短,提供給傷殘人士的洗手間未能真正配合用家需要等。基於社區建設不足,即使有家人朋友能帶老人家出外,行動不便的長者都未必想離開家門。即使長者具有工作能力,頭腦清醒,但沒有方便他們出入的環境,也只能呆在家中,白白浪費了珍貴資源。

    再說,香港交通網絡雖發達卻沒有足夠的接載服務,行動不便的長者往往不能依靠公共交通工具到達不同的地方。例如,要用拐杖從家步行到地鐵站,每走一步路除了需要比普通人多用三幾倍的力氣外,還要小心留意途人及車輛,真的很難想像老人家如何能獨自外出。交通無法配合,讓很多還有「腦力」但沒有體力的老朋友不能參與社會活動,作有意義的貢獻,殊為可惜。

    家人愛護提升心靈健康
     

    shutterstock_147309194.jpg

     隨着年紀增長,長者體力必然下降,對他們而言,這是一個需要克服的心理關口。他們感到自己身體慢慢轉弱,但因社區設施不足而逼着他們改變固有的生活習慣,在心靈上又再受傷。另外,在家的老人往往希望家人放工後多陪伴,但港人工時長,生活節奏急促,很多時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家中長者。由於缺乏傾訴,難以社交,昔日才華不展,尊嚴受損,不少漸漸患上抑鬱症。

    如果我們的城市有合適的配套,如安全的生活環境讓長者能安心外出,先進的科技讓老人家能管理好自己健康或獨立生活,再加上彈性的上班時間讓家人能多照顧在家的長者,那麼長者不但就能擁有自己的生活,同時亦有家人愛護,他們的生活質素自然到提升,身心自然健康。近年不同研究發現,隨時代的變遷,香港老人家一般都看重子女給予的關懷而非物資上的補助,而家人的愛護亦能有效提升老人的心靈健康。

    以數據推算人口結構新需要

    政府近年提出多項改善社會設施、醫療及長期服務的建議,可見政府希望打造盛齡城市的意願。可惜,施政方向缺乏整體性及一致性,往往給公眾感覺安老政策建議零散,難以理解政策的短期及長遠目標。老人政策涵蓋多門學問,沒有單一機構可以獨力制定全面的盛齡政策。政府、工商界和公民社會之間必須合作,不讓任何年齡的人士成為被遺忘的一群。

    政府除鼓勵大眾積極參與未來人口政策的設定外,亦要考慮與科研機構合作,以大數據分析未來人口的生活模式及需要,用實證建立盛齡城市。這樣每個人的價值和貢獻都能得以肯定,也可促進其對社會的投入及參與程度。香港繁華的背後,不應埋藏着令人抑鬱的種子,而是爆發多采多姿的歡笑,讓人們享有美滿、豐盛人生,這才是經濟繁榮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