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應對人口老化與增加土地供應

    2016-01-31

    撰文:陳萬聯應 註冊社工、團結香港基金顧問

    在香港,一談到土地供應,似乎由政府、傳媒到市民,都只是想起「年輕人上車」、「新婚夫婦成家立室」等住屋問題——這些問題當然需要迫切解決,尤其是公屋輪候冊上還有28萬個申請正在等候上樓。能夠早一天為這些市民解決居住問題,他們就能早一天過更好生活。不過,似乎很多人都忽略了,即使撇開住屋問題,香港仍然有大量的土地需求,而且大都刻不容緩,實有必要坐言起行,增加土地供應。  

    shutterstock_347997743.jpg
    現時,全港有15%的人口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政府統計處推算,20年後這個比例將會翻上一番至30%。
    到2044 年,每3 個香港人中便有一位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香港老化速度之快,在全球名列前茅。
     

    土地遠不止用於房屋

    事實上,如果只是住屋,香港的確不需要太多土地。看看今天香港的土地使用:全港11萬公頃土地中,只有7%用來興建住宅;至於工商業、社會設施(如醫院、學校)、休憩用地、運輸用地等其他配套,則合共佔17%,是住宅用地的兩倍有多。

    這個比例明確地指出一個土地發展的重要議題:土地遠遠不止用於房屋,我們還要土地應付很多其他社會經濟需要,而其中一個需要肯定是人口老化。現時,全港有15%的人口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政府統計處推算,20年後這個比例將會翻上一番至30%。到2044 年,每3 個香港人中便有一位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香港老化速度之快,在全球名列前茅。人口老化對社會各方面都帶來挑戰,其中之一是對各種照顧長者的設施需求勢必倍增,如醫院、安老院和社區長者中心等。

    先談醫院。一位65歲以上長者所需的住院醫療服務(按佔牀日數計算)是一個65歲以下人士的6倍;而長者人數卻會由今天的110 萬,在未來20 年間增加超過一倍至200 多萬!我們會否有足夠的醫療設施應付?其實,就算不談未來,今天香港醫療設施的容量早已嚴重不足,瀕臨崩潰——這點,相信使用過公立醫院服務的市民都不會有異議。2015年10月底,一名八旬老翁因中風前往將軍澳醫院求醫,卻因急症室爆滿,足足苦候5個小時才獲安排入住內科病房,生命垂危。事實上,去年初的流感高峰期奪去超過400條性命,其中九成以上為長者;公立醫院內科病房使用率高達110%,許多住院患者包括手術病人都只能睡在走廊的臨時牀位上。

    硬件以外,醫療人手也嚴重不足。香港目前75%的醫生每周工作至少50小時,而5%的醫生每周平均工作超過65小時。中文大學醫學院對本港醫生睡眠時間的調查結果顯示,由於醫院工作繁重,醫生普遍睡眠時間比普通市民少11%,甚至有14%的長工時醫生表示曾在施手術期間「瞌眼瞓」。如果今天的情况已經如此嚴重,若長者人數還要增加一倍,屆時恐怕以「人間煉獄」來形容都不為過。 

    shutterstock_240529072.jpg
    香港目前75%的醫生每周工作至少50小時,而5%的醫生每周平均工作超過65小時。中文大學醫學院對本港醫生睡眠時間
    的調查結果顯示,由於醫院工作繁重,醫生普遍睡眠時間比普通市民少11%,甚至有14%的長工時醫生表示曾在施手術
    期間「瞌眼瞓」。
     

    借鏡新加坡

    人口老化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借鏡區內其他城市的經驗,新加坡就是一個對人口老化準備比較充足的地方。獅城近年致力增加醫療體系的容量,除了興建醫院之外,還不斷從外地引進醫生。結果是,當香港公立醫院內科專科新症的輪候時間中位數為6個月(2011 年數字),新加坡要輪候6 個月以上的個案只有0.1%。另外,當香港的安老院舍宿位數目在近幾年不升反跌,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為人子女難以接受的安老院畫面時,新加坡去年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則撥款要在2020年之前增加安老院宿舍位達70%!

    智庫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報告推算,隨着長者人數增加以及人口增長,香港需要在未來30年把現時的醫院容量增加一倍。大家可以打開地圖,是否找到足夠的空間,把現時的每間醫院都「複製」另一間?至於要解決醫療人手短缺的問題,也只有兩個主要途徑:要是增加本地培訓,那便需要提升本地醫學院和護士學校等的規模;假若要按機制適量從外地引進醫生和護理人員,那便需要解決他們(甚至其家庭)的住宿需要。而以上的一切,都涉及土地供應。 

    原文刊於《明報》2016年2月1日,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