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中港互動提升科研實力

    2017-01-06

    撰文: 廖美香 香港資深傳媒人

    shutterstock_312254246 (1).jpg

    今年以來,中國頻頻就其科研突破報捷:先是首個「杜絕竊聽」的量子衞星墨子號發射,接着是自主研製的「海斗號」成功下潛達10767米,創造中國無人潛水器紀錄;此外,中國研發的5G網絡技術已取得重大進展,料於2020年實現商業化。內地擁有先進科研技術,資源投入多、人才數目龐大、土地又便宜。香港創科產業落後,可從多方面利用內地的優勢,加強中港互動,以提升香港科研實力。

    發揮產學研優勢

    香港高校基礎科研力量具一定的國際水平,但轉化為商業化項目則非常有限。香港理工大學在深圳、浙江、西安等設有境外中心;香港科技大學在深圳、南沙及佛山均設有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學也在深圳設有產學研基地;香港中文大學則在深圳設有分校。香港不同高校在內地設立研究中心,為初創企業提供一個產品研發及知識轉移的基地。據了解,香港學術機構在內地堅持規範化,不敢走內地高校在創科商業化灰色之路,因而在內地處處碰壁。現在,港方教授已另闢門徑,漸漸承擔高層次、嚴謹的國家級研究項目。

    全球著名無人機公司DJI(大疆)打出名堂,便是全靠科大學生汪滔在深圳的產學研基地孕育成功。另外兩名科大學生成亮及張雲飛則在珠海創立雲洲公司,成為內地舉足輕重的無人船研發商。在港備受矚目的水中銀生物科技公司,正是城大教授鄭淑嫺領導的科研成果,並由來自湖南郴州的陳雪平博士協助轉化為商業項目,陳雪平現為該公司首席技術官。

    由此可見,香港教授利用內地科研人才,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業項目,是一個可行途徑。無論如何,香港高校在內地設有產學研基地,應該加強發揮;在內地科研氛圍之下,又靠近內地經濟腹地,應可摸索出一條新路子。

    借內地基金籌資

    內地科研經費驚人,院校從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等,獲得龐大的科研撥款。反觀,香港高校每年獲得的科研經費約30億元。今年政府在《施政報告》中說,增撥20億元作為創科創投基金;假設年回報5%,即每年只增加約1億元作科研配對,實是杯水車薪。

    香港高校科研論文具國際水平,但在成果商業化上卻未有很好發揮。香港教授可與內地科研機構加強合作,或利用產學研基地的法人地位,申請內地科研基金。香港理工大學近年累計獲得內地科研撥款便逾1.25億元。

    香港八大高校每年培訓幾百名工程及科技研究生,連理科研究生只是一千多人,且畢業後不一定從事科研行業。據2014年統計資料顯示,香港科研人員總數只有2.6萬人,以本地人口比例計,較經合組織(OECD)國家為低。香港科研人才不足,不得不吸引外來人才留港做科研建設。港府必須調整出入境政策,令內地科研人員享有等同於外國科研人員的待遇,並改良香港的教育、住屋及環保問題,使內地科研人員樂於留港發展。

    內地高校從官方取得的科研經費雄厚,來自私企的捐助也不少,香港商界也樂於與內地高校合作。然而,香港科研經費主要來自政府,商界支援不多。據最新上市公司規定,香港企業須在年報申報在社會、環保及公司治理的實踐。上市公司如能採取新模式培育香港初創企業,料將獲得廣泛讚賞。

    北上探索新機遇

    香港培育初創公司的基地科學園,不乏內地初創公司,這些公司在香港具國際規範的環境成長,有利未來「走出去」,進軍國際市場;一旦回流內地,也可定位為「香港公司」,能提升內地人的消費信心。DJI是世界著名的內地創科企業,今年初進駐科學園建立約2萬方呎的實驗基地,料為內地企業來港進行科研注入強心針。

    shutterstock_311652278.jpg
    香港培育初創公司的基地科學園,不乏內地初創公司,這些公司在香港具國際規範的
    環境成長,有利未來「走出去」,進軍國際市場。

    本港經濟要保持競爭力,有賴嶄新技術提升生產力。內地科研先進,馬雲創立阿里巴巴、馬化騰成就騰訊(00700)……人們應抱有創業的夢想。駐港跨國公司更重視內地的創新事業,原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項目總監蔡明都近月便被跨國會計師行畢馬威挖角為市場策劃總監,專注北京尋找優秀創科公司,為客戶尋找投資機會。駐港中資機構如招商局等,也伺機向內地具潛力的初創企業進行天使投資。香港私企也應利用內地政策優勢,主動尋找機會。如iClick創辦人薛永康於沙士後發現該公司可受惠於CEPA政策,因而遠赴北京發展其數碼廣告事業。

    中國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主席習近平不久前也提出三創,因此可以預料中國科研發展將持續強勢。香港應利用內地科研優勢,從不同層面共同合作,借力乘勢而行,將有不錯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