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Innovation
    科技創新

    鄒重華:董建華是推動創科的開拓者

    2016-01-11

    撰文:鄒重華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

    2015年年末,香港颳起了一股科技熱潮,創新科技局歷經波折,終於11月20日宣布成立;12月3-5日,規模盛大的2015年香港國際創客節在赤鱲角機場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12月5日,由香港大學前校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徐立之教授牽頭的港科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Hong Kong)在禮賓府舉行成立典禮。此時此刻,不知有多少人還記得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在推動香港發展創新科技上所起的開拓性作用。

    特設創新科技委員會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以後,作為首任特區行政長官的董建華先生,即着手規劃發展創新科技、實現香港經濟轉型的大計。1998年3月,董先生宣布成立行政長官特設創新科技委員會,邀請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田長霖教授擔任主席,成員包括中國科學院路甬祥院長、查懋聲先生、張立綱教授、鄭海泉先生、高錕教授、廖柏偉教授、羅仲榮先生、唐英年先生、王美岳博士、黃子欣先生、王于漸教授,工商局局長和工業署署長等,委員會「就如何實現香港成為南中國和區內的創新中心的抱負,向行政長官提出意見」。

    該委員會於1998年9月向行政長官提交了第一份報告,該報告的主要建議被行政長官接納,並納入1998年的施政報告,包括成立一項50億元的創新及科技基金,以及設立應用科技研究院。

    1999年7月5日,創新科技委員會主席田長霖教授向行政長官董建華提交了第二份報告(最後報告)。特區政府在當日的新聞公報中表示: 「經過15個月的努力,創新科技委員會完成各項工作。其間,社會逐漸建立共識,認為創新科技對香港將來的經濟發展及競爭力都很重要。」「董建華說,委員會呈交的兩份報告勾畫出一幅藍圖,把香港發展成一個由知識帶動及科技密集的經濟體系。」

    決定建設香港科學園

    1992年1月,港英時期的立法局財委會通過撥款450萬元,以便政府當局展開第一部分的顧問研究,探討香港是否需要設立科學園。1994年5月,財委會批准增加500萬元,以便就如何在香港建立科學園進行顧問研究。

    1997年7月港回歸祖國以後,首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立刻開始落實科學園的建設工作。1997年10月,董建華於上任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中公布政府會開始在新界沙田白石角發展科學園。1998年7月7日,政府宣布成立臨時香港科學園有限公司,負責策劃及發展科學園。在政府的新聞公報中有這樣的表述: 「行政長官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承諾協助香港經濟邁向高科技及高增值,而興建科學園是其中一個主要項目。」

    按照行政長官特設創新科技委員會第二份報告的建議,特區政府在1999年9月3日的新聞公報中宣布「將香港科學園、香港工業科技中心公司和香港工業邨公司合併」。工商局局長周德熙說: 「政府對委員會在報告中提出非常有用的建議,深表謝意。再加上較早前在第一份報告的建議,委員會已勾畫出所需的措施和步驟,幫助我們實現將香港發展成為創新及科技中心的目標。實施這些建議將有助改善香港發展成為一個知識為本和科技密集的經濟體系的能力,並加強我們長遠的競爭力。」

    2002年6月27日,行政長官董建華出席香港科學園揭幕典禮。他在致辭時說: 「香港經濟需要作出重要的、根本的、深入的和前所未有的轉型。能夠在這關鍵時刻成功轉型,香港就可再闖高峰。」「推動創新科技,讓香港經濟走向高增值,切合經濟全球化、國際市場激烈競爭和科技廣泛應用所需,是我一貫的重要施政方針。且早於就任行政長官前,已經提出這樣的主張。過去幾年,社會各界對香港經濟環境作了深入的反思,這個過程其實較目前看來帶有更積極正面的意義。儘管市民或會感到困惑不安,但可喜的是社會人士,特別是商界,都確認創新科技是香港未來賴以成功的要素。這種醒悟和認同十分重要。雖然偶爾會有些個別批評,但社會普遍認同確有需要因應香港的獨特環境,推動創新科技發展。」

    2004年10月29日,時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在科學園第一期正式落成暨生物資訊中心開幕典禮致辭時說: 「科學園印證了政府促進創新科技發展的承諾,和表明我們長遠推動科技計劃的決心。」「在廿一世紀,創新和科技是知識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我們致力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把香港發展為區內的創新與科技樞紐,並推動創新、科技和設計的應用,以支援業界向高增值發展。科學園第一期的落成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標誌着我們邁向未來的決心和幹勁。」

    2002年,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接見訪港的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兩彈一星元勳朱光亞院士時表示,內地有許多像朱院士這樣為國家的科技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傑出科學家,希望能將他們的感人事跡介紹給香港民眾,提議邀請內地傑出科學家來港,為青少年和市民做科普演講,以倡導熱愛科學、投身科技的風氣。董先生的建議得到朱光亞院士的積極回應,並責成中國科協予以落實。

    IMG_0241_0.JPG
    近月創新及科技局成立,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教授成立港科院,由董建華擔任主席的團結香港基金也發表報告提出改善
    香港創科生態系統,料想香港創新產業未來應有更好的發展。

    倡辦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

    自2003年起,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共同主辦的「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開始舉行,每年邀請內地和香港的傑出華人科學家擔任主講嘉賓。

    至2015年,該公開講座系列已舉辦十三屆,累計講者近60位,內地講者包括: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中國火箭專家王禮恒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教授等。這種高水準的科學講座,增進了香港社會各界對祖國內地和香港科技發展的了解,也促進了兩地的學術交流,更在香港的青少年學生中播下科學的種子,激勵有志者進入科學的殿堂,探索無窮的科學奧秘。

    香港在回歸祖國之初,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有意推動香港的經濟轉型,早應發展高科技和高增值產業,但最終卻錯失良機。原因乃多方面,1998年突如其來的亞洲金融風暴重創香港經濟,由港英政府原封不動移植過來的特區政府系統不能積極有效的配合,社會又缺乏共識,商業賺快錢心態仍居主流,等等。近月創新及科技局成立,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教授成立港科院,由董建華擔任主席的團結香港基金也發表報告提出改善香港創科生態系統,料想香港創新產業未來應有更好的發展。

    原文刊於《大公報》2016年1月11日,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