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新

    香港建立百老匯劇場 只欠東風

    2015-06-30

    撰文:陳慧蕊

    一直被認為是文化沙漠的香港,有可能擁有像美國紐約百老匯劇作(Broadway shows)或英國倫敦西區戲劇(West End shows)般的文化活動嗎?香港戲劇大師鄧樹榮就認為有可能!

    westkowloon2_0.jpg
    鄧樹榮深信香港能孕育出香港的地標式作品

    法律系大師兄「戲劇性」轉行

    我認識鄧樹榮,是在他全情投入演藝界之前。那些年,他是港大法律學院的大師兄。那年代,律師是備受尊崇的職業,每年全港只培育出不到一百名律師。當鄧師兄決定離棄法律界而進軍不保飯碗的演藝事業,簡直震驚整個法律學院,亦可說是史無前例;所以我對這位浪漫的師兄印象特別深刻。

    事隔多年,我竟在藝術發展局的頒獎典禮上碰到大師兄獲奬(其實只是他眾多專業獎項之一),才知悉鄧師兄果然厲害,已將港產戲劇提升至國際水平,揚名海外。他的作品:《後代》(與新加坡戲劇盒聯合製作)分別於2010年新加坡華藝節及香港新視野藝術節演出;《泰特斯》繼在倫敦環球劇場演出後,亦在德國諾伊斯(Neuss)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及柏林巡演;《泰特斯2.0》於2012年巡演挪威、波蘭、北京及台北;《打轉教室》(內地稱為《教室也瘋狂》)則於2011至2014年間在英國的愛丁堡藝穗節、香港、上海、杭州、北京、廣州、汕頭、深圳、澳門及溫哥華巡演,獲高度評價;《舞.雷雨》(舞劇)分別在2013及2014年獲邀在新加坡華藝節及台北香港周演出。

     

    tang_0.jpg
    鄧樹榮將港產戲劇提升至國際水平
     

    鄧師兄很能代表香港中西合璧的特色。他取得香港律師資格後,便用六年時間留學巴黎,於新索邦大學獲戲劇碩士,並在l'Ecole de la Belle de Mai接受演員訓練,在金手劇團(Théâtre de la Main d'Or)及其他法國劇團當助理導演及演員。他深受西方梅耶荷德「假定性戲劇」、葛羅托斯基「質樸劇場」及東方太極、瑜珈的啟發,認為劇場是一種透過自我發現去感受生命的藝術形式;他嘗試結合東西方劇場的精髓,確認身體才是最核心的表達工具。

    中西匯萃,超越語言的表達方法

    過去十多年來,鄧樹榮在硏發一套超越語言的身體表達方法,用於戲劇創作、訓練、表演中,能令觀眾憑著表演者的「身體語言」,了解他們想表達的訊息,實踐他對形體劇場及簡約美學的理念,打通了戲劇、舞蹈及其他形體文化的界限。這訓練,著重非言語所能表達的精神、感覺,增強對觀眾的震撼力。

    從事表演藝術的人,有時被理性過份支配,壓抑了靈感,妨礙創作力的發揮,表演變得僵化,在創造角色的過程中缺乏生命力。鄧樹榮運用這套「前語言」表達系統,令演員能用有機的方法(organic way)去創造角色,以身體及聲音去掌控時間及空間、建立行為的精準性,以及語言和身體語彙的互動。

    training_0.jpg
    運用「前語言」表達系統,鄧樹榮實踐他對形體劇場及簡約美的理念。

    因此,就算用廣東話來演莎士比亞的《泰特斯》 (Titus Andronicus),觀眾也不用懂廣東話或中文才能被話劇深深打動。2012年5月鄧樹榮導演的《泰特斯》代表香港參加倫敦文化奥運(Cultural Olympiad)的重點項目──世界莎劇節,成為首個在環球劇場(Shakespeare's Globe)上演的粵語話劇。Shakespeare's Globe更首次將廣東話戲劇拍成電影。為了讓更多觀眾欣賞這話劇,鄧樹榮安排這電影在圓方Grand Cinema上映,是香港舞台劇的創舉。

    這話劇內容充滿暴力,但鄧導演能在沒有血睲的場面下,通過演員的身體語言,把殘酷的強姦情節表達得令人髮指及不寒而慄;在德國演出時,更有幾名觀眾因看這話劇被震撼過度而要入院治療!

    Shakespeare's Globe 已再次邀請鄧導演的另一莎士比亞劇作馬克白 (Macbeth)於今年8月在當地演出。以往廣東話戲劇,最多只能滲入海外華人社區,但鄧樹榮的廣東話形體戲劇,就能成功地伸展至世界各個非華人社區,將香港戲劇帶入世界級戲劇主流圈子,備受重視。

    titusglobe_02_0.jpg
    《泰特斯》是首個在倫敦環球劇場上演的粵語話劇

    港劇《打轉教室》國際演出逾百場

    鄧樹榮的另一代表作《打轉教室》,更是沒有對白,全靠動作的本地原創喜劇。鄧導演加入中國文化元素,如戲曲、武打、詠春、水袖、翻騰,令這長達75分鐘的喜劇完全沒有冷場,反而可接觸更廣的觀眾:無分年齡、語言、文化背景,都能享受這劇作。如鄧樹榮所說,這喜劇將不同文化及種族的觀眾凝聚一起,在歡笑聲中盡情享受劇場藝術的愉悅,同時亦緬懷一下學生時代的趣事。

    此劇亦是首部港產戲劇能持續三星期在英國著名的愛丁堡藝穗節演出,受到英國傳媒高度重視,並被評為藝穗節2000多個作品中排行55位。作品於2012年10至11月完成北京、上海、杭州及汕頭的巡演,並於12月中獲選為由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的「深圳.香港創意藝術雙周」的其中一個表演節目,並於深圳演出。期間更獲中央電視台拍攝,並於2013年1月介紹給全中國觀眾。鄧樹榮的戲劇以無言語掛帥,深得各地觀眾喜愛,並獲媒體高度評價。

    人類語言多樣化,很多時候成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相溝通的障礙。鄧樹榮的「前語言」便是一種新嘗試,在語言以外找到更加容易引起共鳴的表達、溝通方法。有別於傳統的寫實話劇,這種形體劇場能更有效接觸、感染不同的民族、地方而產生共鳴。沒有對白,演員可在完全沒有語言障礙的情況下與觀眾溝通;如有廣東話對白,則能從感覺、動力上與觀眾溝通,使不懂廣東話的觀眾亦能感受到演員的感染力。

    detentionhk1_0.jpg
    「零對白動作喜劇」《打轉教室》是香港長壽劇目的試金石

    鄧樹榮導演認為這種形體劇場可以由藝術行為發展成為像Broadway或West End shows的具香港特色的長壽劇目。鄧樹榮於1996年成立「無人地帶」(2009年易名為「鄧樹榮戲劇工作室」),其中一大目標就是創作持久的地標式演出,對香港的文化產業作出貢獻。《打轉教室》便是朝著這個目標完成的作品;這「零對白動作喜劇」過去四年已在加拿大、英國、中國內地、澳門、香港等地不斷演出,成功演出超過100場,積累觀眾數萬人,並計劃於未來巡演北美及中國內地更多地方,為戲劇界創立新的紀錄,成為香港長壽劇目的試金石。

    創造香港長壽戲劇,還欠東風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香港的Broadway或West End理應可以很快出現,但還欠什麼呢?鄧樹榮認為唯一欠缺的是固定的演出場地,以及旅遊業界的配合。大家都期望西九項目能大大提升香港的文化水平,但鄧樹榮認為除此項目外,亦可將現有多元化用途的場地提升至專門做長壽劇目的場地,以便能培育出有香港城市特色的演出。此外,如果旅遊業能幫助推廣這些劇目成為本港文化景點以及吸引國內及海外旅客的旅遊節目,便能像外國Broadway、West End shows 一樣,年中無休地演出幾年甚至十多年,推動本港有特色的文化產業,帶來經濟效益。另外,他又認為,如果旅遊發展局能對文化景點加強宣傳,一定可事半功倍。

     

    無論是好萊塢的大美國文化、充滿音樂細胞的英國文化、近年大熱的韓潮,還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各國各地政府都看重本土文化的軟實力,並支持推廣出口文化產業。作為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文化人,鄧樹榮深信香港地方雖小,只要官民攜手,仍能孕育出香港的地標式作品,晉升為經濟行為、創意產業、本地文化,向世界展示香港其實也有具國際水準的劇場演出以及適合訪港旅客觀賞的劇目。

    回想當年,慶幸鄧師兄作了一個跟主流價值觀很不一樣的抉擇,按照自己內心的感召大膽走出去,為香港戲劇帶來新氣象,在國際舞台上發光,讓香港的劇場作品能多為世人認識!鄧樹榮覺得香港過去十年,已比他初入文化界時更多元化。如果香港人繼續採取開放態度,接受不同聲音、意見和創意,相信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在文化藝術上必定能綻放更大光芒!

    edinburgh_copy.jpg
    《打轉教室》在愛丁堡藝穗節獲高度評價

    無論是好萊塢的大美國文化、充滿音樂細胞的英國文化、近年大熱的韓潮,還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各國各地政府都看重本土文化的軟實力,並支持推廣出口文化產業。作為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文化人,鄧樹榮深信香港地方雖小,只要官民攜手,仍能孕育出香港的地標式作品,晉升為經濟行為、創意產業、本地文化,向世界展示香港其實也有具國際水準的劇場演出以及適合訪港旅客觀賞的劇目。

    回想當年,慶幸鄧師兄作了一個跟主流價值觀很不一樣的抉擇,按照自己內心的感召大膽走出去,為香港戲劇帶來新氣象,在國際舞台上發光,讓香港的劇場作品能多為世人認識!鄧樹榮覺得香港過去十年,已比他初入文化界時更多元化。如果香港人繼續採取開放態度,接受不同聲音、意見和創意,相信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在文化藝術上必定能綻放更大光芒!

    陳慧蕊簡介

    陳慧蕊於2000年至2014年間八次獲選為香港女律師協會會長,現為律師事務所顧問及數家私人公司主席。陳律師熱心推動香港音樂教育、促進藝術和文化交流,並與蔡關穎琴、李垂音及國際知名大提琴家李垂誼共同成立了慈善組織「垂誼樂社」。

    IMG_0386.JPG
    陳慧蕊 香港女律師協會前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