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及老齡化

    老齡人口吃老本 引入專才添實力

    2016-11-21

    撰文: 廖美香

    shutterstock_27982883.jpg

    港人不願生育,壽命又長,人口老化愈趨嚴重,香港已是亞洲人口第二老齡的社會。再過幾年,很快至二○一九年香港面臨勞動力萎縮,經濟生產力受威脅。可以預料,新一代未來將背負沉重的撫養率。我們必須及早防範,檢討引入專才政策,補充人力資源不足。

    香港去年約有六萬名嬰兒出生,死亡人數達四萬六千人,生多於死,人口自然得以增長。不過,至二○二六年,死亡多於出生人數,人口增長便轉為負數,幸得新移民人口增加而得以緩和流失。令人擔心的是,至二○四三年本港人口到達八百二十二萬高峰,然後逐步回落;到二○六四年的七百八十一萬人口。

    應以日本為鑑

    日本是全球「超高齡社會」名列榜首,總人口中有百分之二十六點三為老年人口(六十五歲以上);香港屬於「高齡社會」,現總人口中逾百分之十六為老年人口。二○一五年,香港出生時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為八十一點四歲,女性為八十七點三歲,均較日本為高。日本總和生育率為一點四,香港是一點二。由於香港施行移民政策,日本則不願接收外來移民,因而日本老化程度比香港更為糟糕。

    日本於二○○八年到達一億二千八百萬人口的高峰點,現時日本人口比當年少一百萬;而其勞動人口跌得更快,比一九九八年勞動人口高峰點,少了三百萬。由於老年人傾向動用積蓄,漸漸消耗,令儲蓄率下降。日本住戶儲蓄(佔住戶可動用收入的百分比),由一九九四年的百分之十一點六,跌至二十年後二○一四年的負百分之零點五,這是近十年來日本消費無力、經濟難以提振的因由。再看,老齡社會對投資及固定資產的投入均趨下降,會抑制經濟增長。日本人均名義經濟生產總值(按美元計)自二○一三年開始一直落後於香港。眼見日本正在吃超級老齡化的苦果,香港切勿重蹈她的覆轍。

    港人口老化亞洲第二

    shutterstock_173418536.jpg

    最新數字顯示,全港人口七百三十四萬,現有一百一十七萬二千名老年人口,即每六點三人便有一名是老年人。現時香港勞動人口(不計菲傭)約三百六十萬人,至二○一九年,勞動人口料三百六十六萬三千人見頂,之後回落,預料導致本地生產總值增長至二○二二年之後,每年下降百分之零點三。官方推算到二○六四年勞動人口只有三百一十一萬。

    至二○六四年香港老年人口倍增至二百五十八萬,即佔總人口的三成六(不計外籍傭工)。由於人口超級老化,老年撫養率(老年人口相對每千名適齡工作人口的比率),將由二○一四年的二百一十一,急升至二○三四年的五百零五,至二○六四年更達六百五十八。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實際情況預期會更差,因按現時勞動人口參與率只約六成,預計二○四三年開始將持續低於五成。連同少年兒童撫養比率,二○六四年總撫養率預計為八百三十一。可以想像,如果香港沒有針對人口政策作出改善,年老人口只有吃儲蓄老本,現在年輕人屆時便要面對:消費疲弱、儲蓄下降,撫養率上升的吃力負擔。由於欠缺勞動力,經濟生產力備受挑戰,競爭力無以為繼。培養優秀人力資本需時,我們需要做好引入人才的方略。

    單程證配額未用盡

    目前尚未有發達國家能成功把生育率提高至可更替人口的二點一水平,香港也不例外,只有一點二,因而寄望港人多生孩子以增加人口,不切實際。現行本港實施單程證計畫,每天可有一百五十人來港,年度配額是五萬四千七百五十人,但很多港人不知道,該配額並沒有全數使用,來港人數其實逐步回落至二○一五年的三萬八千三百三十八人。常有港人評說,香港應力爭審批入境名額的主導權,限制內地人口大量來港。但我們只要細心想想,這個提法作用不大。首先,香港人口老化,需要移民流入以緩和人口流失。再說,這些名額使用率尚不足,且涉及家庭團聚為理由,香港畢竟是一個講人權的地方,我們不可能從中選擇性吸納學歷高或富裕人士才可入境。

    團結香港基金於上月底(十月)發表報告,預視香港人口老齡為下一代帶來憂患,建議引入外來優秀移民,以激活香港競爭力。報告強調,香港須盡早做好各種配套設施,分階段增加引入專才來港,而不必讓人才一下子湧入。

    土地人口政策相輔相成

    shutterstock_149039780a.jpg

    有人擔心增加引入人才計畫,將令現有擠逼的住屋環境下,雪上加霜。據基金會另一份有關土地的報告建議,香港長遠須增闢土地九千公頃,以應付房屋、醫療及社區等各項需要。為了未來可持續發展,香港必須在土地及人口政策等多方面一併發展,才不致顧此失彼。

    無論增闢土地或引入人才,均不是一時即興便可到位,我們只有現在及時策劃,才能令現今的新一代,防範未來發展需求失衡而帶來沉重的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