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莎士比亞與湯顯祖四百周年論壇 兩岸三地學者回味東西方大文豪作品

    2016-07-03

    今年7月3日, 適逢明代和英國同期的傑出戲劇家、文學家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團結香港基金中華學社為紀念東西方兩位戲劇界大文豪,今日於九龍窩打老道油麻地戲院劇院舉辦「紀念莎士比亞與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論壇」,邀請了兩岸三地的學者共同回味兩位大文豪的作品,紀念他們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論壇由團結香港基金中華學社社長鄭培凱教授主持,出席講者包括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兼學術委員會主任葉長海教授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輔仁大學講座教授彭鏡禧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暨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教授陳芳教授 ,及崑曲研究學者古兆申博士 。

    1resized.jpg
    左起: 彭鏡禧教授、陳芳教授、葉長海教授、古兆申博士、鄭培凱教授。

    鄭培凱教授在介紹時指出,湯顯祖(1550-1616)是明代傑出的戲劇家、文學家,其作品經歷數百年依然膾炙人口,一直啟發後學,是中國文學之菁萃,中華藝術之瑰寶。其文學地位和影響如同英國的莎士比亞,作品傳頌至今。1616年,東西方兩位戲劇界的大文豪,和西班牙的塞凡提斯同年辭世,當屬歷史的偶然。然而,這個偶然的事件,還是留給後人無限的想象空間。

    鄭教授續說:「湯顯祖的文學作品和地位,比擬與他同期的莎士比亞。相比後者,湯顯祖的文人傳統抒情性較強,人物的內心世界都化作優美的詩篇,關注真理與至情的展現。或許可以說,莎士比亞繼承了文藝復興的探索精神,文思如夏日盛放的玫瑰;湯顯祖則是晚明士大夫追尋高尙境界的君子,承繼了中國文人傳統的清雅標高。四個世紀過去了,兩位文豪愈發成為人類思索生存意義、追求美好的象徵與源泉,值得我們深思;生命有限,只有文化與藝術才能不朽。」

    鄭教授又表示:「湯顯祖的《臨川四夢》,是《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四部長篇劇作,在晚明時期已經膾炙人口,成為戲劇文學的經典,在戲曲舞台上歷演不衰,家喻戶曉,一直活躍到今天。特別是其中的《牡丹亭》,在中國各個劇種都得以移植,風行大江南北,以不同的演出形式呈現,影響巨大。」

    2resized.jpg
    團結香港基金中華學社長鄭培凱教授(左二)與出席論壇講者合照

    出席論壇講者簡介

    鄭培凱教授,團結香港基金中華學社社長,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哲學博士 (1980)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後(1981),曾於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任教近20年,現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

    葉長海教授,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古代戲曲學會會長,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戲劇通史》首席專家。曾獲首屆全國戲劇理論著作獎、首屆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

    彭鏡禧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維吉尼亞大學客座教授、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等。現為臺大名譽教授、輔仁大學講座教授、香港翻譯學會終身榮譽會士等。曾獲第一屆梁實秋文學獎詩翻譯及散文翻譯第一名。

    陳芳教授,現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表演藝術研究所兼任教授。臺灣莎士比亞學會理事、中華戲劇學會理事。編、著專書有《莎戲曲:跨文化改編與演繹》、《崑劇的表演與傳承》等十餘部。

    古兆申博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從事文藝創作,評論及書刊編輯,曾任《盤古》/《文學與美術》等刊物編輯。熱衷於崑曲推廣及研究,並參與内地專業崑班的舞臺製作,擔任編劇,顧問,演出策劃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