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團結香港基金

    董建華:堅持不懈 維護中美關係發展勢頭

    2016-05-11

    ──2016年5月11日在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演辭全文

    Tungintro.jpg
    團結香港基金主席、香港中美交流基金會主席董建華先生

    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

    我今天的演講主題是「堅持不懈:維護中美關係發展勢頭」。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關係,繼續培育這種關係非常重要。為了不斷改善關係,最要緊的,就是我們需要更加努力地了解彼此。美國人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國,中國人需要更好地了解美國。我今天的目的,就是向你們——美國的聽眾,展示中國和它的主要關切,而我也會在後面的問答環節裏了解你們對中國的關切。

    也許我可以談談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為我的開場,因為這很重要。中國今天充滿希望和樂觀,它與過去是全然不同的。

    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始於1949年10月1日,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式成立。當時國家已經破產,基礎設施、住房、教育、醫療衞生設施及其他社會福利乏善可陳。事實上,經過多年軍閥混戰、內戰,特別是日本的侵略和佔領,這個國家已經遭受了巨大破壞。但至少希望還在,還可以著手真正的國家建設。走向國家現代化的關鍵一步,發生在1978年,當時,鄧小平先生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政策。

    在當今世界舞台上崛起

    今天的中國,市場經濟蓬勃發展,主要基礎設施已經建成,教育、醫療和其他社會福利廣泛普及,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

    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年增長率接近10%。如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貿易國之一。這期間,六億人擺脫了貧困。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的成就,從沒有這麼多人在這麼短的時間脫貧。

    展望未來

    那麼,未來會是甚麼樣呢? 要想了解中國在做甚麼,我們就要了解它對未來的展望,以及它會採取甚麼方法去實現。

    2049年的目標

    我來談談這個設想。中國的設想是,到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的時候,步入世界發達國家行列。人們會看到,中國在本世紀內的幾十年裏將再次改變自己。這不僅是一個經濟目標。中國領導人很清楚,只有純粹的經濟目標是不夠的。財富的公平分配,生活小康,健康的生活環境,法治社會,這才是中國今後幾十年的願景。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經濟結構需要作出相應調整,經濟增長會更注重整體品質,而不是數量。

    既然中國的願景是明確的,那麼她將如何去實現呢?首先已經開始做的就是,要貫徹「十三五」規劃。中國希望到這個五年規劃結束的時候,也就是到2020年,她的經濟比2010年時要翻一番。中國領導人明白,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年均10%的增速不可持續。通過這個新的五年規劃,中國將步入「新常態」,逐步擺脫對出口、投資和廉價勞動力的過度依賴,轉而依靠消費、服務業和科學、技術、知識。在這五年當中,經濟的增長速度預期為6.5%到7%。

    要知道,中國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工業產能過剩、二三線城市住房供大於求、人口老齡化、醫療保健亟待改善、消除貧困等。所有這些挑戰都需要一一應對。

    要在近期內成功落實「十三五」規劃,並且實現中國的長遠設想,這是充滿了挑戰的。但我們有理由感到樂觀:

    首先,中國將得益於她龐大的經濟體量、眾多的人口、龐大且成熟的中產階層,以及她的科學技術進步。

    其次,在「新常態」下,新的經濟動力將來自於可替代能源、數字經濟建設、製造業從低成本勞動密集型向高速鐵路等領域轉型、核電站,以及其他擁有更高附加價值的生產領域。除了普遍追求更多消費以外,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還要求有更好的醫療保健和教育。

    第三,建立在精英和有限任期基礎上的領導層的順利交接已經制度化。而且,中國領導層有能力制定、實施穩健的長期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政策。在他們的思想和原則指導下,中國領導人並不懼怕挑戰舊思維,作出新改變。為現實中國的結構改革,他們會及時、靈活地作出反應。

    第四,中國人民勤奮,有成功的決心。同時,中國自由度的提高激發了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創業創新精神。如今,民營企業已經佔中國GDP的65%以上。數以百萬計的農民遷往城市,尋求更好的機會、更大的流動性和個人成功。的確,中國人已經把夢想變成現實,並且改變了他們國家的命運。

    這就是「新常態」很可能取得成功的部分原因。而且,有鑒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過去66年所取得的成就,我對中國有機會實現她的願景與夢想充滿希望。

    中國的戰略意圖

    你們也許會問,中國在國際上的訴求是甚麼?中國的長期戰略意圖是甚麼?中國為了實現她的願景,她不僅現在,而且長期內都需要與鄰國和世界各國和睦相處。

    我想說幾句有關領土完整的問題。在清朝的最後100年裏,中國把三分之一的國土割讓給了外國列強。所以對中國人民來說,領土完整是一個情感化的、敏感的問題。

    中國與14個鄰國接壤,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它與鄰國的邊界劃分大多不清不楚。為解決邊界糾紛,中國與這些鄰國進行了多次複雜的商討。到目前為止,記錄顯示,中國成功地與14個鄰國中的12個國家結束了領土紛爭。這是相當大的成就。儘管困難重重,剩下的領土爭端也會繼續尋求以和平方式解決。

    事實上,中國並沒有殖民或征服別國領土的野心。她也不贊成利用任何宗教或意識形態,去影響別國人民,或攫取別國土地。在明朝鼎盛時期,中國佔全球GDP的30%,但她仍保持了和平,沒有侵犯別的國家。中國軍隊現代化的目的,只是為了對外來入侵形成威懾。

    現代的美中關係

    現代美中關係始於1972年,當時尼克森總統到中國拜訪了毛澤東主席。自那以後,八位美國總統和五位中國最高領導人孜孜不倦地悉心培育著這一重要關係。儘管這些年來起起伏伏,但美中關係的確在積極地向前發展。

    在兩國領導人1972年會面之前,雙方的貿易、商務、投資和人員往來幾乎是零。而今天雙邊關係又是甚麼樣呢?

    首先,讓我們看看貿易關係。今天的雙邊貿易額已經達到5540億美元。中國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的交易夥伴。過去10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長,是美國對世界其他地區出口增長的兩倍。據美國國際貿易管理局和經濟分析局統計,2015年的對華出口給美國帶來了近100萬個就業崗位。

    下面我們再說說直接投資。根據中國的統計,到2015年底,美國公司的對華直接投資總額為775億美元,每年增長速度為20%。這些外來投資使中國獲益匪淺。同時,中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也快速增加,從2000年的5000萬美元,增加到2015年底的466億美元。據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計算,到2015年底,中國的直接投資給美國帶來了9萬個就業機會。該組織預計,到2020年,中國對美國總的直接投資將達到1000億到2000億美元,並創造20萬到40萬個就業機會。

    最後是人員交流。據統計,目前每年往來於兩國之間的人員達到450萬,每天飛越太平洋的就有1.2萬,每17分鐘就有一架航班從兩國的機場起飛。這個資料還會增加。美國是受成千上萬中國家庭青睞的目的地,他們送自己的子女到美國接受教育。事實上,目前有49萬中國學生在美國學習,同時還有10萬美國年輕人在中國學習。如今每年有300萬中國遊客到美國旅遊,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兩國之間也有廣泛的文化交流。體育交流也在增多,高比拜仁和米高佐敦在中國家喻戶曉。必須說,兩國人民是互有好感的。

    總之,人員的交流突飛猛進,美中經濟關係也變得愈來愈相互依賴。

    在全球事務上,兩國的合作也日益增加。首先人們想到的就是去年12月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這個巨大的成功,正是因為有美國和中國的共同努力。其次是在全球熱點問題上的合作,如伊朗核協定,以及中國積極參與阿富汗的國家建設,等等。此外,在全球核安全、在西非抗擊埃博拉等領域,美國和中國也正進行著密切的合作。

    接下來,我們需要加強兩國的合作,去實現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無核化。

    而且,進入2016年以來,全球經濟紛擾多變,許多人都在談論逼在眉睫的全球性衰退。美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我們兩個國家齊心合力,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協調一致,我們就能夠為世界經濟增添活力。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美中兩國的合作是有效的,這種夥伴關係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遺憾的是,在我們今天生活的這個世界,兩個國家的分歧不可避免。畢竟我們有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文化。我們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我們的需求也千差萬別。

    幸運的是,由於兩國政府有決心,分歧到目前為止都得到了控制。但也有可能出現分歧無法控制的時候,其結果將是美中關係受到傷害。尤其念及這一點,我就想借此機會和你們說說南海問題。

    一個問題就是,誰擁有南沙群島的主權?

    中國人發現了南沙群島,他們使用的最早考古證據,可以追溯到幾百年以前。早在18世紀,由中國海南島漁民編制的打漁航海路線圖,不僅命名了南沙群島中的大部分地物,而且對航海線路的方向和距離(用航行時間表述)進行了詳細記述。中國漁民在捕魚旺季還會住在這些島上。

    而且,中國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可以追溯到元朝(西元1271-1368年)。當時官方測量的元朝疆域,就包括了南沙,後來在清朝(西元1644-1911年),南沙和海南島被正式併入廣東省管轄。

    在二戰結束之前的近代史中,大量明確而有說服力的證據,都證明中國擁有南沙群島的主權,這也得到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公認。而且這些都可以在非常重要的國際條約和宣言中找到。

    第一個就是1943年11月27日的《開羅宣言》。第二個是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第三個是1951年9月8日日本與48個國家簽署的《和平條約》,也叫《舊金山條約》(由於正值冷戰,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沒有被邀請到舊金山)。第四個是1952年4月28日日本和中華民國簽署的《中日和平條約》。第五個是1971年通過的聯大2758號決議,即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最後,是1972年9月29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聲明承認(日方)應歸還所有從中國竊取的領土。所有這些條約和聲明,無論單獨看還是六個一起看,你都會發現有確鑿證據,證明從法律上講南沙群島實際上是屬於中國的。

    此刻,我還想簡單描述一下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在南沙發生了甚麼。從那時起,越南人積極地、挑釁性地搶佔了南沙許多島嶼,菲律賓人70年代以來也如法炮製。所以到了今天,在南沙所有地物中,越南佔了29個,菲律賓佔了8個,中國只有9個。

    上世紀70年代,南海發現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這導致該地區,特別是越南和菲律賓的利益迅速增加。結果這個地區變得日益緊張起來。

    1982年,局勢進一步惡化。隨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頒布,沿岸12海里領海和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建立。這使聲索和反聲索進一步複雜化,並吸引更多東盟國家在南海提出主權要求。

    7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敦促各方克制。在堅持自己主權權利的同時,中國認為,只要各國同意共同開發、分享資源,和平就可以維持,而主權爭議留給子孫後代去解決。中國開始與其他聲索國進行雙邊談判。

    不幸的是,這些談判並未取得進展,而且,自那時以來當地已經鑽了1000多口油井,其中多數是越南和菲律賓幹的。到目前為止,中國在那一地區沒有打過一口油井。

    這期間,越南在它的一個島礁上建了飛機跑道。去年,中國決定在自己的島礁上著手修建機場。中國還在南沙修建了四座燈塔,以幫助國際航行。

    2002年,在中國和部分東盟國家的積極努力下,《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達成,它推動爭議國之間就主權問題展開雙邊談判,並呼籲不限制世界各國在南海的航行自由。為此,東盟與中國正在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的制定。中國相信,雖然有時困難重重,這些進展仍然是解決爭端的最好方式。

    我希望,通過以上,你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既不是挑釁性的,也不是自以為是,而是相當克制,其目的是促進和平與共同繁榮。

    我現在想講一下對中國不按國際法準則解決南海主權爭端的指控。很多人並不知道,聯合國海洋法會議(UNCLOS)成功產生一份公約,是經過了九年的馬拉松式討論和談判。僵局之所以打破,是因為公約賦予各方選擇權,在涉及國家主權和劃定邊界時可以有例外。

    中國1996年6月7日批准了這個公約,並同時聲明,重申對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所有中國群島和島嶼擁有主權。2006年8月25日,中國根據公約第298條作出聲明,表示任何主權和海域劃界問題,都排除在公約下的任何爭端解決機制的管轄權之外。另外30多個國家也持類似立場。

    在這個法律依據下,中國拒絕參與菲律賓提起的海牙常設仲裁庭的訴訟。法律專家認為,中國在這方面的立場是合理合法的。

    南海問題現在幾乎每天都上頭版。美國人覺得中國人自負、咄咄逼人、不可理喻、不遵守國際法律法規;而中國人則強烈地認為歷史、邏輯和法律都站在自己這一邊,除此之外,中國仍在耐心地、建設性地尋求和平解決。中國不理解為甚麼美國要採取不同看法,要無視歷史事實,甚至頻頻在南海用軍事演習來表達她的意見。美中關係對兩國人民和世界來說太重要了。此時此刻,保護美中關係必須是我們所有人的第一要務。該是我們刻不容緩地重新思考、重新評估相關問題的時候了。

    我的講話到此為止。我非常期待聽聽你們對這個重要問題的看法。 謝謝。

    原載於《中美聚焦》2016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