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計 劃 背 景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由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主辦、基金會轄下的中國文化研究院執行,計劃於2024年推出,為期三年。

本計劃立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主題,通過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拓闊中學生親身接觸中華文化代表事物的機會,沉浸於學習氛圍中,探尋中華傳統文化優秀之處,找出中華文化之美。

 

 

理念與目標
 

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主題,以一系列免費的分層學習活動,配合社區實踐和成果展示環節,拓闊中學生接觸中華文化的機會,探索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並加以運用。本計劃期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除了獲得基本知識外,還能理解文化的深層底蘊,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產生欣賞和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增強國民身份認同感。在學習中,學生會受到正面思想觀念的薰陶,學會面對人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將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內在信念。

計 劃 特 色

 


 

一、 四個層次,螺旋式推進學習

 

年期

三年

對象

全港中學生

 

本計劃為期三年,對象為本港中學生,分四個層次,依據青少年的能力和興趣進行螺旋式學習。第一層次「普及中華文化知識」第二層次「學習進階知識」第三層次培訓「優秀文化大使」第四層次讓「優秀文化大使」走進社區,運用所學,服務他人。

第一及第二層次的課程是讓廣泛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接觸中華文化的不同面向。而對中華文化興趣濃厚的學生在參加過第一和第二層次課程後,可以報名參加「優秀文化大使」培訓計劃的甄選,成功成為學員的學生,將有機會參與一系列精彩體驗活動,包括深度培訓工作坊、本地及廣州考察團,深入接觸中華文化的不同專題。完成上述培訓的學生,將成為「優秀文化大使」,代表學校和本計劃進行服務活動,向社區推廣中華文化。在服務中運用課程中所學的中華文化知識,學以致用,展示學習成果,回饋社區,將中華文化普及至普羅大眾。

 


 

 

二、 三大主題,育人育德

 

 

四個層次均會圍繞「中華文化之美」的三個主題,分別是「美藝中華,重情知禮」「美服中華,守正創新」「美築中華,工匠精神」。從生活藝術、服飾、建築,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文化單元例子,以小見大,全面探索中國文化之美。而更重要的是品德之美,每個主題重點包括優秀傳統美德,讓學生在了解中國文化的同時,培育正面積極的品德價值觀。

 

 

三、 互動式體驗,提升學習成效 
 


互動式體驗學習能有效促進學習成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計劃中的每項活動內容及環節均強調互動體驗的元素,讓參與學生能夠動手、動腦地學習文化,印象更深,感受更大。活動形式多樣,涵蓋講座、工作坊、參觀活動及境外考察等。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自主觀察及融匯貫通,將所學轉化為應用能力,在多元化的活動中鍛煉他們各方面的個人能力。

 

 

四、 培訓中華文化精英,回饋社會
 


本計劃重點培訓對中華文化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成為「優秀文化大使」。而價值觀教育需要讓學生有身體力行實踐的機會,本計劃亦設計了一系列服務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將傳統文化融入生活,透過服務社會,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的施予者和教授者,更加深刻地體會中華文化的優秀之處。

 

 

五、 專業團體合作伙伴,輔助故宮學習資源
 


本計劃集合社會上不同文化領域的專業團體,設計系統化的學習計劃,組織不同形式的體驗活動以達成學習目標。當中涵蓋獅藝、茶藝、中樂、變臉、粵劇、傳統服飾、陶瓷、古代建築等主題。所有合作團體的學習活動內容都需經過本院審核,並免費向學校提供。自2022年起,本院和北京故宮博物院開展緊密的合作關係,合作編製中國文化的教材。本計劃亦會善用北京故宮博物院豐富的學習元素及教育資源,以推廣中華文化。

活 動 介 紹

 

第一層次:互動講座

 

第一層次屬「普及文化知識」,通過互動講座,讓學生、教師和家長都有機會深入淺出地認識對中華文化的不同重點。

每場講座會邀請不同文化團體的專業講解員作入門式介紹,講授相關文化知識,受眾在過程中通過多樣講題,認識中華文化的重要範疇,感受到中華文化各種的美,領略優秀中華文化的底蘊和中國人的價值觀與精神。

過程中加入互動元素,務求與觀眾同樂,讓學生在歡樂氣氛中啟動學習中華文化的興趣,從而達到學習效果。

互動講座的選擇共有五組(組合A1-A6),學校可在六個組合中選擇參加其中一組。每組包括三場互動講座,分別涵蓋美藝、美服、美築三大主題。

  • A101 舞獅欣賞及互動表演

  • A102 中國歷代服飾互動表演

  • A103 中國傳統建築的「美」互動講座

  • A201 可以吃的非遺:細味中華飲食文化​

  • A202「賞心粵目」粵劇折子戲互動講座

  • A203「用故宮建築打開中國建築之精與美」互動講座

  • A301 川劇變臉互動表演

  • A302 中國歷代服飾互動表演

  • A303「從工匠到守護者:中國傳統建築大揭秘」互動講座

  • A401 皇帝的餐桌:從故宮國寶看中國飲食文化

  • A402 中國歷代服飾互動表演​

  • A403「走進建築詩境:中國建築與園林」互動講座​

  • A501 中樂互動表演

  • A502「從金庸武俠看傳統服飾:江湖的歷史美學」互動講座​

  • A503「用故宮建築打開中國建築之精與美」互動講座

  • A601「舞.尋萬象」中國舞表演

  • A602「從金庸武俠看傳統服飾:江湖的歷史美學」互動講座​

  • A603「用故宮建築打開中國建築之精與美」互動講座

第二層次:實體工作坊

 

第二層次是「進階知識增益」,讓學生以興趣班的形式,免費參與各種手腦並用的活動,初步接觸不同文化範疇的精粹,體驗中華文化之美。

活動以趣味為主,難度設置較低,更易讓學生獲得成功感。

學生亦可在過程中,審視自己對學校各主題的興趣和能力,作為是否參與「優秀文化大使」重點體驗培訓的考量。

學校可於下列的 10 個工作坊中,挑選其中個合適的工作坊參加。

  • B1 美藝:探索茶文化工作坊

  • B2 美藝:舞獅工作坊

  • B3 美藝:「掐絲入畫」中國掐絲琺瑯工作坊

  • B4 美服:「穿越古畫」漢服穿戴及造型體驗工作坊

  • B5 美服:「衣香千年」漢服穿戴及造型體驗工作坊

  • B6 美服:「粵劇解密」互動體驗工作坊

  • B7 美築:魯班鎖工作坊:探索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 B8 美築:「築跡解碼」:斗栱模型工作坊

  • B9 美築:「口傳心授:營造古建築亭屋」工作坊

  • B10 美築:「從古詩到景觀:園林建築設計全體驗」工作坊

第三層次:「優秀文化大使」重點培訓 

 

第三層次的「優秀文化大使」重點培訓項目,向精英學生提供深度的中華文化學習體驗。培訓項目可讓校內對中華文化充滿熱情且具潛力的學生一展所長,成為優秀的中華文化大使。他們將在社區和校園中積極推廣中華文化,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出貢獻。

成功獲選參加「優秀文化大使」重點培訓的學生,將可免費參與一系列精彩體驗活動,深入接觸中華文化的不同專題。培訓內容包括:

  • 1個深度體驗工作坊
  • 1次本地考察團
  • 1次內地考察團
     

完成所有培訓活動後,學員將會被獲頒發獎狀,部分表演優秀的學員會有額外嘉獎。

 

 

二、本地考察團 
 

 

本地考察團會在專家的帶領下,親身欣賞香港不同具備傳統中國建築特色風格的建築物。 

三、內地考察團 
 

 

本屆的內地考察團會前往廣州進行交流學習。行程精彩充實,讓學員可綜合體驗「美藝」、「美服」及「美築」三個不同範疇的中國文化。行程中,我們將前往南沙香雲紗非遺文化園,親身考察傳統絲織品香雲紗的製作過程,感受手工藝的魅力。學員們在永慶坊參觀粵劇藝術博物館時,將可在非遺街區親自嘗試製作廣彩瓷器、粵繡或象牙雕刻,在傳統工藝中融入個人創意。此外,還會到訪陳家祠,欣賞裝飾精巧的嶺南建築。整個行程將由專業導賞員帶領,提供深入解說,並在資深導師的指導下參加多項傳統文化工作坊,深度體驗中華文化之美。

第四層次:服務學習及成果展示

 

 

文化大使走進社區

 

對象:文化大使、社區人士 

目標:服務學習

主要內容:

  • 完成核心培訓的「優秀文化大使」按不同主題,在社區組織的安排下,到不同院舍機構進行服務,傳揚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嘉年華

 

對象:全港市民

目標:展示成果

主要內容:

  • 一場以中華文化為題的嘉年華,為期約 4 天
  • 「優秀文化大使」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
  • 嘉年華當中有不同類型中華文化表演,包括專業表演及學生表演,以及一系列的互動工作坊

     


 

 

推 行 時 間 表

2025/26 年度

(計劃第二年)

第一層次:「普及文化知識」互動講座

2025年9月 - 2026年6月

第二層次:「進階知識增益」實體工作坊

2025年9月- 2026年6月​

「優秀文化大使」學員甄選

2025年12月- 2026年2月​

第三層次:「優秀文化大使」體驗培訓

2026年3月 - 5月

第四層次:服務學習、成果展示

2026年6月- 8月​

2024/25 年度

(計劃第一年)

第一層次:「普及文化知識」互動講座

2024年10月 - 2025年6月

第二層次:「進階知識增益」實體工作坊

2024年10月 - 2025年6月

「優秀文化大使」學員甄選

2025年2月 - 3月

第三層次:「優秀文化大使」體驗培訓

2025年4月 - 7月

第四層次:服務學習、成果展示

2025年8月

*上述日期以本計劃最後公布的資訊為準,敬請留意。

活 動 精 華

 

 

相 關 報 道

 

 

 新聞精選:

 《有線新聞》https://bit.ly/46TdmH7
 《now》https://bitly.cx/r98SI
 《香港電台》https://bitly.cx/foEbW
 《商業電台》https://bitly.cx/H3ib
 《信報》https://bitly.cx/whsC
 《明報》https://bitly.cx/Q9si
 《香港01》https://bitly.cx/YQ54

關 於 我 們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是由全國政協前副主席兼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於2014年11月創立,並擔任榮譽主席的非政府、非牟利機構。基金會矢志匯聚新思維和新視野,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為香港的繁榮安定與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基金會一直關心香港青少年發展並致力推廣中華文化及推動國情教育,並具備舉辦大型活動的經驗。過去數年,基金會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支持、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協助,舉辦四屆「創科博覽」,呈現國家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及香港重要的科研成果,並推出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推動社會把握科創發展機遇,引領香港年輕人深刻認識國家,助力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執 行 單 位

中國文化研究院是2000年在香港註冊的非牟利機構,旨在弘揚傳統中華文化,介紹當代中國發展,加深香港市民與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及最新發展的認識。2018年研究院加入團結香港基金,成為旗下成員機構。

研究院開發教育網站多年,充分掌握網站的技術發展和教育電子資源的製作,如拍攝360全景圖、人工智能、VR技術等。研究院透過製作線下教材套、舉辦講座、文化日等活動,成功支援學界,並在推廣方面與中小學緊密合作,對教材推廣方法具備豐富的實際經驗。研究院製作和完成的教材套包括: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資源套、「行穩致遠-一國兩制與基本法」資源套、中華文化日專題展板、優質教育基金計劃 ─「虛擬學習旅程教材套」、優質教育基金計劃 ─「與抗日戰士AI對話」等。

常 見 問 題

聯 絡 我 們

 

對本計劃有興趣之學校,可在辦公時間內聯絡我們。


💬
WhatsApp
+852 9580 3275

📧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主辦機構:
Organised by:
捐助機構:
Funded by:
執行單位:
Implement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