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 元朗橫洲公共房屋發展計劃意見書_(Final)
P. 1

團結香港基金就《元朗橫洲公共房屋發展計劃》的意見


                               於 2016 年 11 月 29 日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與
                                          發展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提交
               (1.)    未來公營房屋供應仍大幅落後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對未來公營房屋供應深感憂慮。事實上,按照基金會估算,
               預計 2016 年 2020 年只有約 10 萬個公營房屋(出租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單位落成,
               與相應的房屋供應目標,即五年間共興建 14 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落差超過三成。這顯
               示未來公營房屋供應仍難以滿足新增需求,更遑論追回近年的供應短缺。

               (2.)    《元朗橫洲公共房屋發展計劃》成功與否,兹事體大
               整個橫洲項目規模甚大(涉及 1.7 萬單位),在計劃中的公營房屋項目中,至關重要。
               另外,在 2006 年至 2015 年,公營房屋的年均落成量只有約 1.4 萬個,未來五年雖然增
               加,但仍只有約 2 萬個,橫洲項目幾乎等於一年的公營房屋供應。項目成功與否,絕
               對影響深遠。

               (3.)    房屋短缺嚴重,力求項目盡快上馬

               鑑於公營房屋供應短缺嚴重,政府必須盡用每一吋可用土地。中期而言,三期合計總
               規模達 1.7 萬個單位的橫洲項目,絕對是「一個都不能少」。考慮到不同期數的發展限
               制,優先發展第一期可以理解,實不應該讓第一期 4,000 個單位的發展,被第二、三期
               的爭拗拖累。
               (4.)    全港各區「別在我後院」情況普遍

               宏觀來看,很多公營房屋項目在地區層面上遭受巨大反對阻力,例如前元朗邨重建、
               東涌第 56 區等,使公營項目遭縮小或拖延(見附表一)。若每區都要求「別在我後園」
               (Not In My Backyard),然後指出另一區的某些土地可供發展(然後另一區亦當然可
               以用同樣理由反對),對於正輪候公屋的基層家庭實無幫助。

               事實上,劏房數目由 2013 年 6.7 萬個(共 17 萬居民),大增三分之一到 2015 年的 8.9
               萬個(共 20 萬居民)。一般家庭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由 2007 年的 1.8 年,大增 1.5

               倍至 2016 年的 4.5 年。基金會認為,要實實在在地改善基層家庭的屋住環境,提供充
               足的公營房屋供應已經是刻不容緩。我們盼望,各位議員和居民在爭取自己合法合理
               權益的同時,也能念及居於 80 呎劏房的一家四口,那個在廁所旁洗菜切肉的媽媽、那
               對在「碌架床」上架溫習的孩子。

               (5.)    長期缺乏大型土地發展項目,影響深遠

               今天房屋嚴重短缺的困境,源自於本港已於過去多年未見大型土地發展項目落成,對
               上一個新市鎮已經是 2000 年落成的東涌。過去十年,土地開發步伐大幅減慢,填海工
               程接近停頓。偏偏造地需時,政府為增加土地供應,只能依賴土地改劃等短期措施,
               但改劃土地往往遭地區強烈反對,進度相當緩慢,以致房屋供應未能達標。

               鑑於 2000 年代停止造地,致令今天樓價、租金高企,傷害經濟發展,令百業受害,我
               們建議政府把握剛開始咨詢的《跨越 2030》規劃大綱,提出更大規模、更具遠見的土
               地發展計劃,並盡早着手建立土地儲備,應付未來發展需要。




                                                                                                         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