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Institute
    01/19/2017 - 11:22

     

    歷經百年苦難之後,中國能挺立世界,關鍵是憑藉國家有效的治理。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國家成功的經驗,團結香港基金邀請三位蜚聲國際的專家,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俞可平教授、風險投資專家李世默博士、紐約大學比較文學及東亞研究系系主任教授張旭東教授,於2016年12月19日來港主持《今日中國:政治與現代與社會發展論壇》講座,講述他們對中國政治體制發展的獨有看法和分析。

    中國經濟騰飛的政治意義

    俞可平教授的講題是《中國大陸如何治理》,他一出場便說︰「中國治理是一個非常大的題目,因為涉及十三億多人的一個大國,用25分鐘去講有點不可能,但我還是高興的接受這個任務。」中國問題在國際上各有各說,不過,最大共識是關於中國的經濟成就,由1978到2012年,中國GDP每年平均增長9%,然而,有人質疑︰「中國創造了經濟奇迹,經濟改革了,經濟進步了,但你們的政治沒有進步。」

    俞可平一言道破︰「西方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進步、政治改革三大標準 ,一、是不是多黨制競爭,二、國家最高領導人是不是普選,三、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有沒有分立。按照這三個標準,中國確實沒有變化,因為從鄧小平一直到習近平,都絕不照搬西方的政治發展模式。」

    中國經濟騰飛的政治原因和政治意義又究竟是什麼?就是很好地把「變」與「不變」結合了起來。 不變的是什麼呢? 變的又是什麼呢?中國以黨為核心的領導體制是不變,變的是國家治理。至於推行策略方面,以增量改革的方針為主。如是者政府與地方、國家與社會的關係改變了,從人治改變為法治,以統治改變為治理,中國有效地修補不足和過時的政府制度,從穩定和低風險的方向,走出自己的路。

     

    改革成敗關乎國家輸贏

    本身是風險投資者,星期一至五工作,周末假日以研究共產黨為嗜好的李世默博士接下來講的專題《黨係乜東東》,他表示講題的英文叫是partylife,首先從上世紀末他讀大學時耳濡目染的自由民主、資本主義潮流談起,二、三十年過後,他發現西方式民主政黨的日子不是那麼好過,中國共產黨反而過得不錯。

    關鍵原因是民主體制內的利益集團不斷積累權力,但沒有一個團體有能力進行改革,但任何一個團體皆有能去阻撓改革,如是者,政治停滯不前,造成了制度上的僵化,一言以蔽之,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論活力,中國的政治體制其實很強,李世默表示︰「美國有兩個政黨,但是Coke and Pepsl,換來換去都是一樣的,政策改變的幅度很小。」中國是一黨制,但從1949年到現在,六十幾年之間改變幅度之大,找不出一個現代國家如是,所以中國能夠穩步前進。然而,21世紀是一個在改革中競爭的時代, 全世界包括中國都需要改革,能成功改革的國家將是贏家,改革失敗的國家將是輸家。

     

    國家認同建基於共同歷史經驗

    講座最後一個專題是張旭東教授主講的《中國主權和國家認同》,重點是落在香港人對中國的認同。他說︰「中國認同是一個複合體,包括國家的認同和文化的認同,合在一起才叫中國認同 。」

    「認同在英文裡面看得比較清楚,就是identity ︰我是誰,我的身份;還有一層意思相當於identification,這是你的主動去歸認誰,跟誰站在一起,認同哪一種制度。」張旭東指出,香港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文化層面沒有問題,可是殖民地結束之後,中國恢復主權國的認同卻出現矛盾。因為identification並不是自然生成的, 而是在一個共同的歷史經驗,和共同的價值和意義的框架裡面才能形成。

    美國政治學家亨庭頓(Samuel Huntington)提出Torn Country的概念,如俄羅斯,既是西方又是非西方,土耳其也是經典例子,它是北約的成員,可是歐盟排斥它。香港出現類似這種無所適從的情況,既是很西化的又是很傳統的中國的,既是中國的一部分,又好像在中國的國家系統的外邊。

    總的而言,香港在塑造近代中國國家的決定性歷史經驗上,沒有參與也沒有經驗,所以出現內部對中國認同上的撕裂, 不過,我們可以從教育、學術、公共討論都多做工作,讓香港社會上下從而取得一個新的認同,這同時是identity,也是iden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