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Tech Innovation

    郭位:這個社會缺少了甚麼?

    05/10/2016 - 08:00

    撰文: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郭位教授

    曾參加一個為香港中學生舉辦的“創新科技”研討會。演講結束前,我問了一個問題:是否有人知道林百里和李開復是誰、是做甚麼的?在場學生面露茫然,無人答得上來。

    林百里與李開復

    儘管林百里和李開復兩人都是IT行業叱咤風雲的人物,然而絕大多數的香港人不曾聽過他們的名字。其實這兩個問題的回應是香港人的普遍認知,表示我們的教育的確有大問題。

    林百里是全世界最大筆記型電腦製造廠商廣達的創辦人,在香港調景嶺困乏的環境下長大。18歲負笈異域,就讀台灣大學。畢業後與朋友創業,建立起筆記型電腦王國,至今仍說着帶有香港口音的國語。說句香港人感興趣的題外話,他位居福布斯(Forbes)全球前500名富豪;以香港的標準來看,可是富甲一方的工商鉅子。

    李開復是中文網絡創新的先驅,華人圈中具有偶像光環的明星。他又是熱心教育的創業者,2009年放棄高薪優職,創辦“創新工場”,扶持和鼓勵中國的年輕人創新、創業。2013年11月12日邀請李開復演講,絕大多數來自香港以外的聽講者裏裏外外、水泄不通地擠滿了兩個演講廳。演講後,熱情的聽眾層層圍住李開復,久久不散。如此情景,在香港實屬少見。

    在資訊爆炸的社會,電腦、互聯網、雲端計算已成為高教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這兩位與之緊密相關的行內猛人,香港人卻鮮有所聞,令人產生疑問,我們的社會缺少了甚麼。

    高錕與崔琦

    香港人對科技興趣淡漠,有跡可尋。曾有兩位港人先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一位是高錕,因曾任中文大學校長,從而知道的人稍多。另一位是專攻低溫物理實驗的崔琦,1951年12歲時隻身來到香港,讀完中學後赴美留學。高錕於1992年當選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2009年獲諾貝爾物理獎。此外,高錕以工程學科的專業得諾貝爾物理獎也屬少見。崔琦也在1992年當選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98年獲諾貝爾物理獎。

    高錕和崔琦是香港的光榮,但是他們在香港以外的華人社會知名度反而比在香港高出許多。看到這種現象,令人懷疑香港社會為甚麼如此與眾不同?當代科技與文化皆發達的新貴韓國,日夜夢寐以求出個諾貝爾獎得主,香港居然不懂得愛惜羽毛的道理。

    ProfKao.jpg
    高錕和崔琦是香港的光榮,但是他們在香港以外的華人社會知名度反而比在香港高出許多。
    圖為高錕 (圖片來源:高錕慈善基金)

    與香港有淵源的頂尖華人科學家,除高錕、崔琦外,還有張立綱、王佑曾、卓以和、丘成桐等多人。不妨進一步自問:這許多與香港有緣的科技千里馬,何以未得伯樂賞識而一展長才、縱情馳騁呢?何以他們近代的科研只容發揚光大於西方、只能優先根植於西方的科技工業呢?

    驕傲與遺憾

    華人的資質固然可以媲美世人,但可惜的是,優質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教研,尚未在兩岸生根。以諾貝爾物理獎與化學獎獲獎的華人為例,半數以上都在西方大學就讀本科。此外,除了李遠哲在新竹清華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外,他們的研究生涯,包括博士學位,皆在西方取得。研究成果也全成於西方。

    港人將本求利,講究以小本博大利。風氣所及,當今的本地尖子學生,鍾情金融財貿,以為獲利較高較快。此非年輕學子之過,亦非青年學子之福,實乃上焉者作風保守,未能了解高科技在現代世界中扮演的角色。

    高錕於1966年發明光纖通訊,如今光纖足跡遍佈全球及太空。然而自1970年始,政府未能及時給予扶持。當初,港府若能投資千萬港元,將他的發明轉化為科技產品及相關服務,則香港有很大機會成為世界通訊之都,40年來必然獲利逾兆億。再進一步,當年若以光纖科技引領,發展通訊軟硬件及周邊技術,如醫療器材、能源、運輸等產業,則何須遲至今日還處在思考發展創新科技等優勢產業的階段?

    科技是高生產力的基石,高生產力帶來高利潤、高福利、高附加價值。高錕在中文大學創建電子學系固然是項成就,但可惜大才小用,此後未能有更大作為。其時新加坡方立國數年,科技尚未起步;台灣的新竹科學園也遲至10年後才建立;韓國科技正作初期探討;日本也才開始推出高品質汽車及半導體產業,而今以上各地的科技發展都遠遠走在香港的前頭。

    反思

    說到科技成果,眾人往往只見產品謀利,未必了解科技發展對推動社會福利的效果。眾所周知,當前香港社會貧富差距甚大,金融、房地產業雖稱繁榮,鮮能直接造福大眾,而貧富分化,微弱的中產階級早成社會失衡的莫大顯憂(非隱憂)。發展科技,正好可以彌補產業結構單一的缺失,有助改善社會生態,造福眾生。以台灣為例,其高科技蓬勃發展,曾經帶動其他產業升級,催生出人數眾多的中產階級。

    shutterstock_204138097.jpg
    說到科技成果,眾人往往只見產品謀利,未必了解科技發展對推動社會福利的效果。發展科技,可以彌補香港產業結構單一的缺失,有助改善社會
    生態,造福眾生。
     

    作為培育未來社會棟樑的香港政府及高教工作者,應該為香港的“80後”、“90後”年輕人做些甚麼示範?如果香港的年輕人因為受本地產業結構單一的限制,不勤快又不願離開香港往大陸或其他地區發展,等到春去秋來,難道不會落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任何一個普通人,每天的生活都極可能接觸到林百里(筆記型電腦)、李開復(中文網絡)、高錕(電話通訊、醫療)、崔琦(電子)的足跡。他們離大家如此的接近,而我們卻依然對他們的影響力懵然不知,這是誰的過錯?

    科技文化是當代文化的主流,請問香港流行的究竟是甚麼樣的文化?莫非真像高適所說:尚有綈袍贈,應憐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book.jpg
    郭位校長著有《高等教育的心件》(香港版)及《高等教授怎麼辦?兩岸大學心件的探討》(台灣版)。《高等教育的心件》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版稅所得
    將全數捐給學生獎學金。
     

    本文摘錄自《高等教育的心件》一書第二十四章 : 「這個社會缺少了甚麼?」文章獲郭位校長授權刊登。

    《高等教育的心件》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版稅所得將全數捐給學生獎學金。郭位校長另著有台灣版《高等教授怎麼辦?兩岸大學心件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