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Innovation

    唯醫獨尊 不能容忍

    04/25/2019 - 10:00

    文章原載《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4月25日
    撰文:梁紀昌 香港鮮魚行學校前校長

    sad.jpg

     

    香港醫療體系弊病叢叢,病人多醫生少,眾所周知,根本不用我多言。最近太太傷膝入院,令我親身感受到公營醫院問題的嚴重性。作為一個普通市民,今天我想藉此談談醫療問題,並提出一些建議,希望有助紓解現時困局。

    太太本有足患,最近扭傷入住公營醫院,意想不到的是,竟然要等接近6個小時才可住院!我記得當天是下午2時半送太太到醫院,等候2小時才可照X光,再等個半小時才見到骨科醫生,最後再乾等3個小時,至晚上8時才能上到病房。

    醫生不足 病人受苦

    漫長的等候,令我明白到公營醫院醫生不足的情況已超乎大家想像,而且上到病房又發現另外一些問題。本以為上到病床便安枕無憂,誰知專科病房竟然是男女合宿。病房安排男前女後,令女病人更換衣服亦要常拉布簾遮擋,十分不便;而且,更有不少病床是臨時鋪設,睡在走廊邊上,毫無私隱可言。

    縱目所見,門診及病房內大多為中老年人,連抽血、注射亦要排長龍久候。至於急症室,大部分病人都是因傷或發燒入院,雖無即時生命危險,但始終是痛苦難耐,否則不用入急症室,但由於醫生不足,雖萬分痛楚也要無奈地忍受,真是無語問蒼天!誰可改變!

    慢性病可等,但急性病又如何能等?最近,自己亦有心痛跡象,本想在公營醫院輪候專科。不過,單是照心電圖已經要等28個月,即是2021年春季才有機會見到醫生。心痛難忍,只得被迫無奈看私家專科醫生。

    年紀漸長,周遭親友同樣遇到類似情況。弟弟今年55歲,兩條冠狀動脈閉塞,同樣不能等,最後要到私家醫院做「通波仔」手術,費用為157000元。香港基層眾多,很多人每月工資只有一萬幾千,一些家庭更以綜援為生,試問他們如何能夠負擔如此昂貴的醫療費用呢?公營醫院醫生不足,流失量大,可謂直接影響民生。

    醫生要養家活兒,此乃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凡事做人總不能皆以金錢掛帥。醫生可以是前途無限,但不應「錢途無限」。做醫生應該要不忘初衷,不能「唯醫獨尊」,忘記市民福祉。醫委會一直強調行業自主,但前提不應凌駕於市民利益之上。現在醫委會已經有點行使「醫療霸權」。

    大家要明白,土地霸權的影響最多是屋小而住得辛苦,但「醫療霸權」卻關乎大眾健康,影響生命,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香港嚴重缺乏醫生,很大程度是制度僵化所致。回歸前,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來自英聯邦的醫生可來港執業;回歸後取消有關安排,可謂自我封閉。不少人反對外來醫生到港,主要是怕內地醫生不夠質素,隨便亂醫。

    其實,這只是港人對內地的「恐懼症」發作所致,毫無道理可言。我們日常食用的菜魚肉雞,照樣來自內地,難道又要全部禁絕嗎?所以問題不是出自內地,而是在於把關。只要香港把關嚴謹,就不會出現醫生質素的問題。

    放寬醫生來港 刻不容緩

    最近,團結香港基金建議世界排名首50位醫學院取得資格的醫科生,有條件地正式成為本港註冊醫生,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既可保證質素,又能解決人才不足的問題,一舉兩得。此外,當局亦應放寬限制,讓海外醫生在公營機構執業達一定年期的醫生,可以從有限度註冊晉升至正式註冊,以提高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的吸引力。

    不過,最根本要做的,還是要增加本地醫科生學額,讓更多有心行醫的人一展所長,為市民服務。對於, 非本地培訓的醫生,應考執業試的及格率偏低。我並不是鼓勵放寬考試資格。不過我認為香港執業試的考核範圍、資源及參考材料均較為缺乏,對考生有欠公平。所以,最理想的辦法是為執業試提供詳盡考試大綱及預習材料,讓考生有充分的準備,公平地參與考核。

    現時是全球化的社會,各行各業開放市場已是大勢所趨,絕不能閉門造車,唯我獨尊。以打長途電話為例,昔日大東電報局壟斷市場,長途通話每分鐘需花9元;現在市場開放,打電話、打WhatsApp溝通便宜至極,近乎免費。同樣道理,醫療亦須引入競爭機制,才能降低收費,便利市民。

    98.jpg

     

    開放醫療之外,政府亦要多學習外國的做法,靈活變通,並且善用科技,互補公私營醫療體系的不足。以澳洲為例,該處地方廣闊,如住得偏遠,到醫院求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澳洲就有醫療流動車,指定時間地點為市民提供非緊急服務,如遇突發事件則主動到場支援。

    其實,香港土地不足,亦可參考相關概念,可改裝貨櫃為流動醫護站,為市民服務,以解燃眉之急。此外,政府亦應善用科技,在一些地方提供遙距初診治療,減輕市民擠到公立醫院求診的負擔。

    同時亦可開發一些流動應用程式及平台,讓市民有效查找私家醫院及醫生進行預約診治。如果遇上私家醫生有時間空檔,則盡量轉介,從而減輕公營醫療體系的負擔。

    近年,不少香港人喜歡到泰國檢查身體;設備舒適,又可作旅行享受,確是理想的假期安排。不過,一般基層市民就難以負擔。最近政府經常提及大灣區,就應該發展大灣區醫療,令一小時生活圈概念能夠充分體現出來。例如長者可利用部分醫療券到大灣區作身體檢查,及早做好預防工作,紓緩公營醫院的龐大壓力。

    今日,香港的醫療問題已盡現眼前。無論是政府或醫委會,對問題不應再用「拖」字訣,而應用「解」字訣。醫療改革,刻不容緩,我們必須急市民所急,才能最終解決當前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