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Education and Youth

    發展應用教育 自資院校是鑰匙

    11/21/2019 - 14:22

    文章原載《香港經濟日報》2019年11月21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 郭凱傑、研究員 劉錦輝

    青年在近日社會事件中的角色,導致教育近月成為了全城的焦點。其實,比起教育是否令學生變得激進,更核心的問題反而是,香港教育制度是否能給予我們下一代一個公平的環境發揮所長?

    發展應用教育 自資院校是鑰匙


    如制度只惠少數人 不滿是當然

    如果制度下能夠實現自己潛力與天賦的只是少數人,那麽另外一部分人存有不滿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故此,令教育變得更平等,實現多元出路,是社會繼續前行的重中之重。

    團結香港基金在8月份發表《應用教育》研究報告,希望透過發展跟傳統學術教育雙軌並行的應用教育,令更多青年自我增值,實現夢想。要達到這一點,並不是單純要開辦一所學校或一門課程,而是必須在傳統學術途徑以外另闢蹊徑,讓同學自中小學、大學以至社會上都獲得更多支持。

    同時,社會需求日新月異,傳統教育模式已經愈來愈難完全滿足其需要;應用教育也是回應未來需求的重要一步。其中,發展應用學位更是其中一塊最重要的拼圖,希望打破社會對傳統學科的執着。

    資源不平衡 自資大學受掣肘

    教資會的資助大學重視研究多於教學,其來有自:無論是大學排名還是資源分配,都以研究成果為重,希望透過研究成績爭取更多資源。

    反觀自資院校,由於學費是他們經費的主要來源,所以非常重視透過提升課程質素、師資等來吸引學生報讀。同時,很多本地自資院校所提供的應用學位課程,如護理、數碼設計、飛機工程等都是針對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而開辦,更強調確保課程內容符合未來業界的實際操作環境,令畢業生可以學有所用。靈活的資源調配、課程改革等等,令該界別有條件彌補教資會大學留下的空缺。

    然而,政府對此界別的支援一直以來都不足夠。現行的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及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NMTSS)都是針對學生學費的資助,即實際上院校依然完全依靠學費收入,沒有任何額外的政府補助;在政府每年對每位資助大學學生的補助達到24萬時(學位成本達28萬,學生自付4萬),資源的限制就成為了自資界別進一步發展的攔路虎。

    施政報告:12.6億支持自資

    在本次施政報告中,政府採納了不少我們在《應用教育》報告提出的建議,其中為自資院校直接提供資助尤為重要:政府推出「自資專上教育提升及啟動補助金計劃」,預留12. 6億元非經常性開支,協助自資院校開辦「切合市場需要、但成本高昂」的課程。試想甚麼課程符合「切合市場需要、但成本高昂」這個條件?擧個例子,如果學校希望開辦一個設計課程,可能會需要人工智能設計模板、3D打印機;未來的建築課程,則可能需要虛擬實境(VR)裝備。此類課程都需要業界從業員的參與,令課程合乎業界需求,人手當然也會成為成本的一部分。這些都是令院校未能大力拓展課程的原因,同時也令上述應用學位的願景更難實現;針對此問題進行補助,是令未來課程更貼近業界需求的良方。

    另外,施政報告談及改組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強化委員會在促進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規管、支援和協調方面的角色;假以時日,我們期待委員會能發揮類近資助界別中教資會的角色,提升自資界別質素,制定長遠發展策略,更應為政府撥款提供建議,確保資源用到合適的課程上,提升課程認受性及評審標準之餘,更讓學生裝備好自己,迎接未來挑戰。

    發展應用教育 自資院校是鑰匙


    發展應用教育 需全盤計劃

    當然,以上各點並未能徹底解決多年來自資界別積累的問題;補助金是非經常性開支,會否恒常化依舊待政府公布,但如上述而言,自資課程絕對需要常規、而非一次性的補助;同時,不斷加上新的補助計劃,行政上疊床架屋之餘也未能體現政府對該界別的發展藍圖及承擔。政府應全面審視現有針對自資界別的資助及發展策略,重組現有的資助模式,在提供更多資源之時也確保公帑用得其所。

    例如,政府可以根據課程在社會的實際人力需求擬定資助金額,並對課程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所獲的技能等進行統計,調整未來資助金額,促使院校持續更新課程內容,確保不會若干年後變得落後。

    促成生態改變 助學生展所長

    很多人會問,是否代表資助大學就不能夠發展應用學位?當然不是。不過,透過提升自資界別的地位,能夠創造一個資助與自資、學術與應用學位雙軌並行的環境,有效紓緩教育的不平衡,讓更多學生發揮所長。長此下去,將促成整個教育生態的改變,最終令社會認識到:隨着世界改變,學術性的教育或許並非唯一的出路,應用教育大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