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Education and Youth

    自資專上教育:又要馬兒好 又要馬兒不吃草

    10/04/2019 - 12:05

    文章原載《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10月4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 郭凱傑、研究員 何杏研

    應用教育

     

    隨着世界發展,高等教育的擴張是必然的趨勢。香港早於2000年已經提出將接受專上教育的比例增至六成以上,時至今日更達到七成;當中單是學位課程的參與率已經達到約五成,2017/18學年共取錄達3.3萬名學生。現時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的第一年學士學位學額多年來維持在 1.5萬個,而政府則銳意透過自資院校紓緩資助大學學位求過於供的情況。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在去年的報告就指出,自資界別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的多元發展,以及回應社會人力需求這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自資界別是由市場主導,可以靈活地發展在社會所需,強調「應用」的學位,與公帑資助的學位本質上已經有所不同。

    2267711_a35bec4009b1eb639432bfbce0a5e4b0_1.png

    學子把「八大」作第一選擇

    政府早於2015年發表自資院校升格為私立大學的路線圖,希望實現公立私立雙軌並行的教育生態,推動本港教育產業的發展。時至今日,香港已經有22所可授予學士學位的院校,其中包括13所自資院校(如公開大學、香港高等科技學院、明愛專上學院等);教資會「八大」也有不少在轄下另設專上院校(如HKU SPACE等)。

    願景雖好,但今日普遍的學子都把教資會的「八大」作為升學的第一選擇,未對自資院校給予相應的重視。事實上,在表面上百花齊放的背後,不少社會人士都指出自資學位質素參差不齊,學生負擔更貴的學費之餘,在規管、所得資源、未來出路等等都未必能達到當初與教資會相輔相成的初衷。

    下圖展示每間院校(包括教資會及自資)學位畢業生的平均入職月薪。教資會資助大學的畢業生入職月薪平均約為2.14萬元;反之,絕大部分的自資學位畢業生入薪都顯著低於該水平,顯示教資會大學畢業生在勞動市場的競爭力比自資院校高。另外值得留意的是,儘管在同一所院校之中,教資會大學資助的課程一般都比自資課程畢業生的月薪為高。

    當然,畢業生起薪點絕對不是教育成效的唯一指標。然而,上述情況將形成一個循環,令原本已經求過於供的教資會大學學位更受歡迎。部分中學畢業生甚至寧願先就讀副學位,爭取畢業後入讀教資會大學的高年級學士課程,都不願進入自資學位課程。可見,如果自資院校要提高吸引力,就必須發揮自己的獨特定位及優勢;另外,政府也需要在政策及財政資源上加以支持,協助自資界別持續發展。

    應用教育

     

    其實,國外不少著名學府都是私立大學或學院,例如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等,可見自資絕對不代表質素差;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什麼因素牽制了香港高等教育的平衡發展?

    財政資源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目前教資會資助大學每名學生每年的學位成本約為28萬元;但其中學費的部分只有4.21萬元,其餘全部由政府資助。在此競爭環境下,自資院校當然不可能徵收高達28萬元的學費;一般自資學位課程的學費在十萬元左右(而沒有額外政府資助),即學費是教資會的兩倍以上之餘,實際上可以動用來改善課程質素的資金只有三分之一。

    政府在2014年及2017年成立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以及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NMTSS),以協助自資院校學生。但是,資助的水平(3萬至7萬元)仍然遠低於教資會界別。更重要的是,計劃都是針對學費的資助,並不會為自資院校提供任何額外的資源。在教資會及自資界別本來已經不平衡的競賽中,只依賴市場力量發展,可以說是《夜譚隨錄》中「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體現。

    教育不是優勝劣汰的生意

    有見及此,團結香港基金日前發表應用教育研究報告,建議整合並增大資助計劃。當中指出需強化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的角色,制定長遠發展策略並根據課程質素分配資助金額,變相強化對自資界別的監管。另外,報告更強調撥款需要以目標為本:對於應用學位來說,「目標」並不是研究期刊的出版數量,而是畢業生就業的情況、考取的行業資歷以及所獲的技能。另外,政府亦應着力推動自資界別與業界的合作,從而令應用學位的畢業生更符合企業的需求,實現學以致用。

    金教育並不只是一門優勝劣汰的生意,政府絕不能撒手不管;想要自資界別蓬勃發展,就必須給予充足的支持,讓莘莘學子多一個選擇,更希望實現一個百家爭鳴,不只是以傳統學術主導的高等教育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