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Land

    公營房屋供應「愈追愈落後」

    02/26/2019 - 16:36

    文章原載《經濟通》2019年2月26日
    撰文: 葉文祺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潘灝儀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cheung.jpg


    政府剛就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作出回應,全面接納專責小組8個優先選項,合共可提供3,027公頃土地。但要留意的是,其中3個中短期選項合共只能在未來10年提供292公頃土地,遠少於政府估算的最少815公頃中短期土地短缺。就算所有項目皆能如期開展,未來10年的土地房屋供應仍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而其中公營房屋的供應更可以用「愈追愈落後」來形容。

    政府在去年12月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長策」)將未來的新落成公私營房屋供應目標比例從60/40改為70/30,2019-20至2027-28年度的十年供應目標提高25%至315,000個公營房屋單位,但政府的覓地量在最樂觀情況下亦只能供應248,000個單位,即是說未來10年最少短缺67,000個公營房屋單位。

    首份長策公營房屋供應成績表「不及格」

    更甚的是,根據政府的往績,真正的短缺很大機會比67,000個單位更多。何解?因為根據現時的情況來看,四年前的長策訂下的首份公營房屋供應成績表已經是「不及格」!

    長策四年前定下2015-16至2024-25十年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290,000個單位,即年均為29,000個單位。假設平均分配,2015-16至2018-19年度的四年供應目標便是116,000單位,但同一時期的供應預測只有77,800個單位。而實際落成量更只有70,400個單位,不只比目標少了4成,更比當初的供應預測少了7,400個單位。(表一及圖一)

    ab.JPG

    公營房屋供應「頭輕腳亦輕」

    政府經常強調公營房屋的供應預測是「頭輕腳重」,那我們又看一看十年期的供應究竟達不達標。長策四年前定下2015-16至2024-25十年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290,000個單位。可是我們預計這十年間的總落成量只有192,200個單位,比目標少了三成四。就算是與政府當年公布的覓地量,即十年最樂觀情況下可建254,000個單位的預測相比,也少了61,800個單位,可見實際上供應是「頭輕腳亦輕」。(表二及圖二)

    bcv.JPG


    制訂土地供應時間表

    總結來說,無論在短期或長期內,香港的房屋供應都不似預期,短缺尤其在公營房屋上彰顯。現在面對的情況是並無任何一個土地供應選項能完全解決香港方方面面的土地問題,所以我們再沒有猶豫選擇的空間,要突破土地房屋困局,需要多管齊下,儘快落實土地供應專責小組8個優先選項。中短期方面,亦建議政府考慮基金會上年提出在十四鄉的兩幅「未劃分山地」就有限度的公營房屋發展,以解燃眉之急。

    事實上,自90年代的東涌後已再無新市鎮落成,而下一個新市鎮/新發展區,即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早在1998年已經首次提出,但要等到2023年才會有首批居民入伙,更要到2031年才完成所有基礎工程,前後超過30年!所以筆者認為政府應該就各選項制訂詳細的落實時間表,並建立清晰的問責機制,以確保土地可以如期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