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Greater Bay Area Development

    灣區大循環機遇 調研顯經濟效益

    09/08/2021 - 11:29

    文章原載《信報》2021年9月7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社情研究主任 何杏研﹑研究實習生 歐陽衡諾

    灣區大循環機遇 調研顯經濟效益


    「十四五規劃」宣講團近日到港展開一系列的宣講活動,強調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展最大機遇乃在內地。當中,宣講團重點提及香港必須與內地優勢互補、攜手推進經濟發展,積極投入大灣區重大機遇。這次中央政府展現其對大灣區的重視,對港人說明了國家規劃的內容,期盼香港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把握發展方向。

    香港參與「雙循環」戰略

    是次「五年規劃」強調以國內、國際「雙循環」作為新發展格局。「國內大循環」理念是透過擴大內需、刺激內部消費與投資,完善國內自身的產業鏈與供應鏈。當中,大灣區是「國內大循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團結香港基金於8月5日發布首份社情研究報告《民意研究及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下稱:基金會調研),以固網電話訪問1012位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及進行了12場焦點小組討論,了解香港市民對大灣區發展機遇的看法。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協同大灣區城市發展可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在有意見的受訪者中,逾七成同意「協同大灣區城市發展會增加潛在市場規模,讓香港企業有更多機會」;另外近六成同意「大灣區發展會吸引更多跨國企業進駐香港,製造本港更多就業機會」。

    與內地發展「相輔相成」,香港要以「一國兩制」的優勢抓緊「雙循環」機遇,就如《十四五規劃》第31章第3節所言,要擴大內地與港澳專業資格互認範圍是促進人才流動重要的一步。現時,粵港澳政府已不斷完善建築、工程、醫療、教育、律師等8大領域的資歷互認制度。基金會調研基於法律界、建築界和測量界的意見,發現特定專業資格「是否互認」、「如何互認」,對專業人才赴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意欲有着決定性的影響,而專業人士和金融業從業員乃較傾向赴大灣區發展。然而,現時的專業資格互認機制仍存在改善空間,不少受訪者提及互認門檻過高、資訊不清楚、程序繁複等問題。香港特區政府要推進兩地專業資格互認,可考慮成立專責部門,統籌和服務大灣區的內地九市的專業資格互認工作,了解各行業需求,重新審視互認門檻,減少不必要的程序,令專業資格互認做到統一化、集中化、政策化及資訊化;並致力為取得互認資格的專業人士,享有與當地專業人士的同等待遇。

    「十四五規劃」明確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善用「一國兩制」的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和「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的角色。

    高端增值 建立多元產業

    此外,「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四個新中心,包括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更把科技創新放在戰略支撐首位。不過,產業單一向來是香港的問題,基金會調研發現,受訪青年均認同香港需要支持及開拓新的支柱產業發展,民調顯示有58%受訪者表示同意「香港協同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會促進香港經濟更多元化,讓香港有更多不同的工種」。當提及打破香港產業單一的困局,令經濟成功轉型,受訪者較多提到「創新科技」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兩者皆是創新產業,是潛在的經濟新增長點。此外,55%受訪者同意香港協同內地九市發展,會提升香港整體創科實力,有助香港各行各業升級轉型;並有66%受訪者同意大灣區內地城市能為香港藝團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以民為本 軟性推廣

    值得注意的是,66%受訪者表示多了香港人有興趣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反映市民普遍認同融入大灣區生活圈已是大勢所趨。本次研究反映香港大部分市民,不論背景,都認同大灣區帶來經濟效益。因此,港府在把握香港發展方向及推廣大灣區概念時,應該着眼市民對經濟效益的考量。同時,加大力度推進兩地專業資格認證,促進「人才通」,並減少不必要的程序。

    政府也須從生活着手,推出與市民考量相關的措施和支援,尤其是在居住和生活成本方面,如醫療服務質素、社會福利和置業問題。與此同時,香港需努力強化自身優越之處,並因應發展模式、制度和法制上的差異,跟其他城市協調互補、落實深度合作。大灣區建設完善的日子,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