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Science & Tech Innovation

    虛擬銀行技術創新 搶攻基層市場

    07/30/2019 - 09:39

    文章原載《信報財經月刊》八月號 
    撰文:香港基金副總幹事暨政策研究院主管 黃元山、研究員 李亞詩

    shutterstock_1084540781%20%E5%89%AF%E6%9C%AC_0.jpg

     

    對普羅大眾來說,去銀行辦事或許意味著排二十分鐘的隊,然後辦兩分鐘的業務。期間可能要填幾張一般無人細看的表格,或為了驗證身份而呈上需試好幾次才夠「準確」的簽名。在今時今日這個處處講求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的時代下,銀行的服務確實有許多改善空間。

    今年,香港金管局陸續發出八個虛擬銀行牌照,可以說是掀起香港金融服務的新一頁。根據金管局的定義,虛擬銀行主要透過互聯網而非實體分行提供服務。虛擬銀行並不是新概念,早在約二十年前,多個歐美發達國家和日本已經先後設立虛擬銀行。在數碼時代下,虛擬銀行並不單指網上銀行,而是與其他互聯網服務環環相扣,成為網絡世界的一部分。相比起傳統銀行,虛擬銀行更注重以客為先,利用創新科技和較低成本便能提供更佳服務,以此為基礎促進普及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無疑能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地位。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的興起改變了金融業務模式,讓虛擬銀行提供更多創新的金融服務。例如在KYC(Know Your Customer,即「認識你的客戶」)方面,傳統銀行往往要花不少人力物力進行客戶盡職調查,日後虛擬銀行可以運用創新技術如數碼身份(Digital ID)、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來解決,客戶不用親身到分行核對身份證和遞交住址證明也能開戶,還可以得到個人化的24小時全天候服務。

    shutterstock_553008823.jpg

     

    新興科技提升金融包容性

    新興科技不僅改善金融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也提升了金融包容性。有些人可能會問,不是大家都在用銀行服務嗎?已經普及到要「排長龍」了,為何還要提倡普及金融?事實上,銀行服務對不少中小企、低額存款用戶、外籍傭工等都不是件易事。很多中小企業由於沒有物業做抵押,所以銀行為中小企開戶和借貸經常需要投入更多的調查成本,並承受更大風險。反觀虛擬銀行將來可以用科技進行繁瑣的調查與批核工作,申請貸款的時間和風險也能明顯下降。

    在個人方面,金管局已要求所有虛擬銀行不得設立最低戶口結餘要求或徵收低戶口結餘收費,有關措施也促使匯豐、中銀等數家傳統銀行相繼取消多種戶口的最低結餘服務費,讓更多市民可以享受到基本的銀行服務。不僅如此,虛擬銀行因為不設分行,減省了高昂的租金和人力資本,營運成本較低,所以一般來說會收取更低的匯款手續費,日後市民要給身在國外讀書的子女轉學費或是外傭轉生活費給親友也有更實惠的選擇。虛擬銀行的出現也能反過來刺激傳統銀行,在收費和服務方面有所改善。

    一些市民可能對虛擬銀行的監管存有憂慮。可以放心的是,香港的虛擬銀行發牌門檻甚高,基本要求與傳統銀行一致,而虛擬銀行最少要持有三億港元股本,並須達到《銀行業條例》最低標準,而且在風險管理、業務計劃、退場計劃、客戶保障等都有嚴格要求。因此,能成為虛擬銀行的都要有雄厚的資本和扎實的科技基礎,確保服務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保守的政策可以幫助控制虛擬銀行的風險,但太嚴格的要求則未必有利新創公司的參與。辦虛擬銀行只是金融創新的開始,透過開放金融服務和數據可以讓更多科技公司加入市場,為金融業帶來新一輪巨變。近年,全球多個經濟體均公佈有關開放銀行(Open Banking)的方針與政策,例如歐盟通過的支付服務指令(PSD2)政策要求銀行要以API向特定支付市場參與者開放交易數據,促進歐洲支付服務市場的競爭。香港金管局也在去年開放API框架,一方面鼓勵銀行與科技公司合作,另一方面也確保消費者獲得足夠保障。

    如此一來,銀行積木化將成為大趨勢——金融服務可以拆分成不同範疇,配合新興科技,不僅在貸款、支付、理財、匯款、保險等領域各施各法,更把服務延伸到互聯網的各個層面。在網絡世界中,金融不一定是獨立進行,而是融入到整個生態圈,例如網上購物的支付服務、QR Code掃碼轉賬給朋友、上飛機前提示買旅遊保險…玩家也不再是單一的傳統銀行,而是各個集專業與創新於一身的服務提供者。海量數據令銀行可以專注於特定客戶群,提供針對性服務,而客戶可以即時揀選自己心儀的金融服務提供者。

    隨着金融科技的發展,客人排隊圍着銀行轉的日子可能不復存在。筆者期待大眾將能夠反客為主,有更大的選擇權,花更少的錢,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