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Healthcare and Ageing

    精神健康是地區康健中心不可或缺的拼圖

    07/24/2022 - 02:45

    文章原載《香港01》2022年7月24日
    撰文:立法會議員、團結香港基金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 黃元山博士、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 田詩蓓博士

    精神健康是地區康健中心不可或缺的拼圖


    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一直「只聞樓梯響」,上屆政府在任期完結前,終於公布了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的框架,進一步確認建立以地區為本、家庭為重的基層醫療系統的發展方向,亦強調了地區康健中心在當中的重要性。適逢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向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遞交工作報告,當中不少的建議都與基層醫療服務息息相關,這不禁讓我們反思,在面對日益嚴重的精神健康問題,地區康健中心要如何發揮地區樞紐的角色,為發展基層醫療層面的精神服務提供支援呢?

    地區康健中心擔當重要角色 推廣並加強精神健康教育

    現時醫務衞生局轄下地區康健中心的特色之一是透過購買區內服務,整合同一地區的服務提供者,建立地區服務網絡,讓市民能夠獲得更便捷且更容易負擔的醫療服務。可惜的是,目前的服務範疇大多側重於生理健康層面,如物理治療、中醫等。誠如世界衞生組織所提出,「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政府在重視一般醫療需要的同時,亦不可忽略市民在精神健康上的支援。

    皆因部份市民仍然對精神健康未有充分了解,令市民未能及時了解自己的精神健康需要,甚至因爲精神病污名化的問題持續,出現怕被歧視而拒絕求助的情況。地區康健中心作為推廣健康知識的角色,過往一直為市民提供講座和工作坊等服務,但面對針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問題,眼下更需要的是推廣並加強精神健康教育,從而增加市民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同時在社區提供一個正式渠道讓市民認清自己可能存在的精神健康需要,確保市民經地區康健中心的轉介或安排,得到所需的服務。

    加強服務能力 完善轉介機制

    現時地區康健中心雖然提供精神健康諮詢及評估服務,但中心內只有少數提供基本精神健康諮詢的職員,例如負責提供基本精神健康評估或簡單建議的社工及護士,而地區服務網絡內亦未有涵蓋精神健康服務提供者,如青少年情緒輔導員等類型。事實上,社區設施有足夠能力提供一般精神病患者所需的服務,讓患者免於到醫院或專科門診診所排期等候。例如,社區的基層醫療精神健康服務可以針對一些較輕微症狀,如焦慮及抑鬱等,提供早期干預治療,以及時幫助初期或潛在的患者。因此,地區康健中心作為服務整合的角色,更應考慮將精神健康服務提供者納入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範圍,以豐富市民在基層醫療層面上的選擇。而以此為前提,政府也可考慮為地區康健中心投入及培訓更多精神健康服務的人手,以組成一個全面的基層醫療服務架構。

    要充分發揮地區康健中心整合資源的角色,除了增加服務的能力外,政府亦需要完善地區康健中心的轉介機制。雖然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教授在立法會會議上指出,地區康健中心會為有需要的市民轉介合適服務,但相關的正式轉介機制仍然未盡完善。有見及此,政府可參考目前公立醫院與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之間的轉介協定,為地區康健中心與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量身制訂相類似的協定,訂明病人資料互通的原則,透過標準化評估以促進互相轉介,幫助病人獲得最需要的服務。如此,既能夠釐清雙方在基層醫療精神服務的定位,也刻畫轉介機制的細節,例如轉介流程、個案跟進等。轉介協定將能有助地區康健中心連繋及協調地區服務夥伴,更積極及靈活地善用地區資源。

    配合公私營協作 相得益彰

    政府於過去十多年分別推出不同的公私營協作計劃,為病人提供更多醫療選擇,在縮短病人輪候時間的同時減輕公營界別的負擔,而精神病患者也沒有被排除於外。早在2017年,《精神健康檢討報告》内就有建議讓政府以公私營協作模式,安排情況穩定的病人在社區接受私家普通科醫生的護理服務。然而,他們康復路上不僅需要醫生的照顧,亦需要加強日常的自我管理技巧,例如應對壓力、情緒管理等,以加快康復進度,這些都是地區康健中心可以提供的精神健康教育。政府可以考慮安排公私營協作計劃的病人參加地區康健中心的精神健康教育課程,提升病人的健康管理意識,促使地區康健中心與公私營協作計劃產生協同效應,令病人得到更全面的照顧,同時推廣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達致互利共贏的局面。

    有見立法會就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推出框架,確立基層醫療的發展方向,惟完整藍圖尚待公布,當中有許多細節仍未釐清,針對精神健康政策的推展更是略顯不足。隨著香港市民精神健康需要與日俱增,藍圖的制訂不能忽視精神健康服務的重要性,而地區康健中心作為基層醫療系統的地區樞紐更是責無旁貸,需要好好思考如何把精神健康的元素融入服務模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