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守望人類的故宮
團結香港基金攜手故宮博物院共譜「燦爛的中國文明」

【2022年6月20日,香港】 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辦「中華大講堂」,邀得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博士以《共同守望人類的故宮》為題主講,並與一眾座談嘉賓交流分享。這次講座安排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演講廳舉辦,是首個於此萬眾矚目的新文化地標舉辦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同時亦是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的認可活動,吸引超過340位業界學者、教育人士及文化藝術愛好者到場參加。
王旭東院長於講座席間表示,故宮博物院將與基金會轄下機構中國文化研究院展開深入交流,透過合作教育資源及文化活動等多樣形式,增強香港青少年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培育中華文明的「繼承人」。
六百年故宮承傳中華五千年文明
故宮由昔日皇家禁苑,到如今的國寶級博物館以及世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肩負起人類文明交流互鍳的歷史使命。王旭東院長從作為世界遺産地的故宮講起,闡述故宮不僅是六百年的故宮,更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匯聚地。
故宮博物院藏品高達186萬多件(套),包括歷代皇家收藏承襲、宮廷製作、君臣作品、明清編撰書籍及明清檔案,當中九成屬珍貴文物。令世人震撼的建築、精美的藏品在訴說歷史、藝術、文化的同時,也呈現出多元文化在這裏的匯聚與融合。
「四個故宮」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的故宮人為完整保護故宮及文物藏品,為實現博物館職能,在坎坷中探索,在曲折中前進。王院長說:「故宮的保護體現了國家力量與民間力量的結合。」2019年,故宮博物院正式提出了「四個故宮」建設體系,包括「平安故宮」、「學術故宮」、「數字故宮」、「活力故宮」,2020年形成了新時期辦院指導思想,為故宮人明確了努力方向與發展願景。
他續指,在「四個故宮」當中,「平安故宮」是「最為基礎和首要的任務」,透過科技和管理的手段,真實完整地保護好故宮這份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學術故宮」則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推動故宮古建、文物藏品、明清檔案、宮廷歷史文化、文化遺產保護等多個領域的深入研究;「數字故宮」是利用數字技術,實現文物的數字化保存與博物館智慧化發展,將博物館資源禀賦有效轉化為傳播動能,實現更好闡釋推廣的重要手段;「活力故宮」在於展現故宮及其文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科技價值、時代價值,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讓文化以多種載體抵達大眾,觸動心靈。」
為了實現故宮博物院的四大願景,即國際一流的博物館、世界文化保護的典範、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引領者、文明交流互鑒的中華文化會客廳,王旭東院長強調,「我們應堅定文化自信,以更加寬闊的胸懷及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吸收人類文明成果建設文化強國,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
故宮與基金會共譜「燦爛的中國文明」
王旭東院長亦在講座中回顧了故宮與香港文化的交流歷程。他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即將開放,成為故宮博物院向世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對外窗口。」談及以故宮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在香港的推廣教育,王院長特別指出,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文化研究院合作,推出豐富多彩的文化講座和學與教資源「我們的故宮」。他透露,故宮的專家已為研究院的「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供稿,為「我們的故宮」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王旭東院長發表主題演講後,與本港多位知名歷史文化學者進行座談,圍繞深化京港兩地的文化合作、共同推動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建設等議題展開進一步交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團結香港基金副主席陳智思先生在致謝總結時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首次將香港的文化地位寫進章程,意義重大。香港故宮必能推動中國藝術和文化的研究和欣賞,並促進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