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為貧窮孩子締造合理居住環境

    2018-03-09

    文章原載《香港經濟日報》2018年3月2日及9日
    撰文: 馬紹良 鳳溪公立學校行政總裁

    shutterstock_116494636.jpg

    不少人在求學時期都曾以《我的志願》執筆撰文,我從事教育行業多年,自然看過不少學生的相類作品,當中儘管文筆幼嫩,亦不免偶有錯別字,但我卻看得很是入神,因為當中可以窺見孩子心中對未來的熱情和憧憬。

    教者父母心,早前立法會兒童權利小組委員會召開了貧窮兒童人權公聽會,席上「熹熹」的故事卻再次觸動我的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幫助貧窮線下生活的家庭,從而有效地令這些家庭的小朋友享有健康的成長,日後有機會讓他們靠着自己的努力而脫貧。

    「熹熹」的故事是這樣的,公聽會席上年僅5歲的「熹熹」戴上工程師帽,手舉着一張自己一筆一畫寫上「我的志願是工程師」的紙條,意思是希望長大後可以為父母建造安穩舒適的房子。好一個充滿童真的孩子,年紀小小就已經體會到逼人的現實生活!一家三口蝸居於150方呎的劏房之中,「熹熹」的童言童語,無奈地道盡了惡劣的居住環境。然而,更讓我痛心的是,其實這樣的例子在香港可說比比皆是。

    根據香港政府去年底公布的數據顯示,貧窮人口創出新高,佔了整體人口約20%,達到135.2萬人,當中18 歲以下兒童佔了17.2萬人。

    影響學童發展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與兒童權利關注會於去年12月發表的《兒童專員報告》指出,當下兒童貧窮率高達22.6%,情況令人憂慮。基層家庭受經濟所限要入住狹窄的劏房,有些連枱凳的基本生活設施也欠奉,他們的孩子需要伏在床上做功課,導致脊骨發育不佳。

    這現象過往也曾受到社會關注,例如有志願組織為他們提供簡單書桌,以改善家中學習環境,或是提供家庭補習等,期望透過教育,幫助小朋友離開跨代貧窮的困境。

    shutterstock_569192272.jpg

    我絕對認同「教育」是協助基層向上游的扶梯,是非常值得鼓勵的,但我同時卻留意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扶貧措施中,大多只圍繞在教育上或是經濟上的短期資助,似乎都忽略了從基本的居住問題出發,繼而忽略了提供長遠及有效改善貧窮兒童生活質素的不同措施。

    這些基層家庭對住屋的盼望,大部分是希望能早日入住公屋,改善居住質素。可惜,這訴求不易實現,根據房委會的資料,公屋輪候的申請至今已累積近30萬宗,以每年約一萬單位的公屋落成速度計算,難以滿足需求,導致輪候時間不斷延長。截至2017年,一般申請者平均需要等待4.6年才有機會入住公屋,是2007年輪候時間的2.5倍,有增無減,情況令人關注。過去亦有不少團體就解決公屋供應提出意見,多番探索而不果。然而我認為應從更宏觀層面着眼,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什麼是宏觀呢?那便要重溫香港早期新市鎮的發展說起。自七十年代,政府積極發展新市鎮,透過移山填海,先後有沙田、大埔、粉嶺,以至較後期的將軍澳和東涌,這些新市鎮提供大量公屋單位,平均一半以上的居民為公屋住戶,令數以百萬計的市民安居樂業。可惜,自2000年起,已不再看到政府有新市鎮的發展宏圖。觀乎此,若要根治問題,必須像以前一樣,大規模造地發展新市鎮,以興建更多公營房屋。

    然而,發展新市鎮的土地從何而來?

    以往新市鎮的建造,如沙田,主要靠移山填海而建成,但過去十多年,政府並沒有長遠的填海規劃,而仍在規劃階段的洪水橋發展,是透過回收私有農地,及其他土地的方法,當中拆遷、賠償、傾談的過程就十分複雜,費時失事,遠水救不了近火。

    建新市鎮增加公屋量

    我認為,直接有效「根治」土地問題的方法仍然是填海。這是香港恒久以來一貫的做法,也是沙田、將軍澳等多個大型新市鎮的來由,既能創造廣而平坦的優質土地,更能配合城市規劃作出更妥善的填海工程。環觀整個香港,還有很多地方保育價值較低,卻適合用作填海選址,尤其是現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使用非挖鑽式的填海方法可大大減低對環境的影響。在制定有效的規劃藍圖之際,不妨短中長期發展方案多管齊下,讓我們在保育生態之餘,千萬別忘了保育我們的孩子!

    無謂要令像「熹熹」那樣從小就要面對貧困的孩子,白白等待。我們不要再耽誤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