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中央力推供應側改革 經濟思路重大變化

    2015-06-30

    撰文:楊生華

    【十三五關鍵詞】

    中國經濟改革的焦點正在從「需求分析」轉向「供給分析」,經濟決策的出發點將從重視擴大需求、進行短期刺激,轉向重視要素供給,進行結構性改革。「三頭馬車」(投資、進口、消費)概念將慢慢淡化,「供給側改革」將成為「十三五」期間經濟改革的重心。這意味著中國將出現制度性的深層次變革,帶來現代服務經濟的大崛起,服務業佔優的香港又將迎來大發展的黃金機遇。


    習近平9天三提「供給側改革」

    中央第一次提出「供給側改革」概念,是11月10日的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表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11月15日,習近平在土耳其G20會議上又重申「重視供給端和需求端協同發力」。


    11月18日,他在菲律賓APEC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時再表示:「要解決世界經濟深層次問題,單純靠貨幣刺激政策是不夠的,必須下決心在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給體系更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


    而在11月17日,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會議時強調,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


    中央多次提及「供給側改革」,專家解讀指,新策略更傾向於「治本」,但這並不意味著就要摒棄需求側改革,未來的經濟發展依賴的應當是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雙管齊下、共同發力。 

     

    中央高層領導人在提出供給側改革的同時,也強調「要適度擴大總需求」。

     

    從凱恩斯主義轉向供給學派

    20世紀70年代,國際間的經濟決策層依據凱恩斯的理論制定經濟政策,對經濟進行需求管理,認為經濟衰退是「有效需求不足」,最終形成了上世紀70年代末的「滯脹」局面。


    以芒德爾、拉弗為代表的美國供給學派認為「供給是實際需求得以維持的唯一源泉」,政府不應當刺激需求,而應當刺激供給。

    基於這一前提,供給學派主張,經濟政策應當著力於消除不利於生產要素供給和利用的因素,主張降低稅率、大量削減社會支出(如非必需的社保、財政補貼等),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鼓勵生產,使生產要素供需達到均衡和有效利用。

    長期側重刺激需求的中國為何要轉向供給側?拉動中國經濟的傳統「三頭馬車」動力正在發生變化。投資方面,投資持續疲軟,邊際效益也在遞減,而出口又面臨著外部環境不穩定的考驗。在此情況下,刺激消費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一頭馬車。

    是什麼在限制供給側效率?主要是競爭不充分,包括服務業的准入限制,要素價格管制(如利率、勞動力流動),不當補貼造成的不正當競爭,較高的稅收抑制了生產的積極性等,這些癥結最終都要回溯到國企、金融、土地、稅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型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高層領導人在提出供給側改革的同時,也強調「要適度擴大總需求」,如何在供需政策調控的轉變過程講究好動態平衡也是許多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

     

    政策頻出台「供給側改革」啟幕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包括「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開放發展」,首次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四項具體改革措施,包括:1、要促進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2、要降低成本,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3、要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發展;4、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加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紥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

    分析認為,這是在產業層面、調控層面、財稅制度層面、資本層面的新部署,勾勒出了「供給側改革」的重點領域和規模。

    11月18日召開的國常會再次部署加快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會議確定,聚焦《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按照有保有壓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質量效益為目標,啓動實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級工程,支援輕工、紡織、鋼鐵、建材等傳統行業有市場的企業提高設計、工藝、裝備、能效等水準,有效降低成本,扶持創新型企業和新興產業成長。 

     

    香港可領先一步分享內地服務經濟大發展的黃金機遇。

     

    香港應把握服務業發展大機遇

    國務院早已從多個方面推動「供給側改革」。最近召開的國常會就部署從供給側的創新來實現居民消費的升級。國務院後續還會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

    可以預期的是,服務經濟將是內地發展重點,因為服務經濟一方面可維持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提供就業崗位,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雙穩定器。而目前內地服務業發展的根本瓶頸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給不足。在教育、醫療、金融、旅遊等領域,一方面國內抱怨聲不斷,另一方面大批消費者源源不斷地到國外消費。

    中國著名房地產發展商王健林也認為內地服務經濟發展空間巨大:「體育產業在中國只有兩三百億美金的收入,要做到美國現在的規模,還有幾十倍的增長空間,現在中國人都追求健康、長壽,體育產業絕對有大前途。你如果能學會體育行銷、體育經濟、體育傳媒等等,那一定不愁找工作,我們現在找這樣的人都找不到。文化、體育和旅遊等產業會成為中國經濟的新亮點和投資的機會,這三個行業,起碼今後十年之內,收入都會處在大幅增長的階段,進入這三大行業就有大錢賺。」

     

    分析認為,中央強調「供給側改革」,加大力度扶持服務業將是重要舉措,香港服務經濟佔GDP比重高達90%,香港利用CEPA制度優勢,可領先一步分享內地服務經濟大發展的黃金機遇。

     

    附:專家言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敬璉:增長或產出是由需求總量決定的,這種需求總量的變動往往是短期的,或者周期性的。而從供給側、從增長的動力包括新增勞動力、新增資本和效率去分析,則可以看出一個長期的趨勢。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供給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代表的自然資源、資本、創新力量、制度體制安排等,前面三項在經濟體中等收入階段之前,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過了中等收入階段以後,更多需要強調的是後面兩項,即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穩定農民工就業,就可以提高勞動參與率,保持勞動力的繼續轉移,增加資源配置效率,保持全要素生產率的持續增長。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白重恩:儘管有些行業有嚴重的產能過剩的問題,但並不是總需求不足,而是供給的結構不能滿足需求結構變化所帶來的挑戰,這就要求對供給結構進行調整。一方面要通過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資產重組,使它恢復青春,繼續發揮作用。另一方面,要培育新興力量,逐步替代傳統產業的衰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明年一定需要推進供給側的調整和供給側的改革,特別是要推進工業結構的調整。鋼鐵、水泥、煤炭、油氣、有色金屬、玻璃等上游產業的利潤下降幅度最大,利潤下降也最明顯。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餘棟:到2017年1月就會出現全球M2斷崖式下跌,新興市場要著手解決錯配問題,避免過度依賴外債。同時還要抓緊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端的改革。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其實大多數需求側的政策,主要是宏觀政策、短期政策,它其實更多的是平衡經濟。而供給側改革,更多地考慮如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可持續的生產率的提高和技術進步,所以它可能是一個更長期性的政策。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考慮的是中國經濟還能不能持續增長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這時候考慮供給方面的政策是有意義的。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中國的供給體系和結構至少存在六個方面的問題,如供給體系總體呈外向型、主要面向低收入群體、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過快等,其中高成本是供給側最致命的硬傷。有些方面的成本不僅高於其他中等收入國家,甚至高於高收入國家,表現出某種叫未富先貴的現象,國民收入還是中等收入的,但生產經營成本卻達到了高收入國家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