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教育及青年

    教育並非一試定生死

    2021-08-07

    文章原載《大公報》2021年8月7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 郭凱傑、研究助理 劉慧希

    教育並非一試定生死


    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俗稱為「雙減」政策),旨在打擊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減少教育機構將個人成就與考試能力掛鈎。政策規定內地學校全面減低學生課業總量和時長,並嚴禁教育機構資本化運作;且強調為學生拓展考試成績以外才能的重要性,向「育人」教育邁進了一大步。

    反觀香港,在以分數為本的中學文憑考試「一試定生死」機制下,成績是升學階段中唯一評判個人成就的標準。

    每年文憑試放榜,社會都聚焦於大學招生分數線、狀元數量等。這樣的制度變相抹殺了非學術人才的努力。值得反思的是,香港的教育制度到底旨在「育人」,還是成就應試機械人呢?

    在高中後的升學路向方面,內地有過百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院校,供各類非學術人才發展所長。然而,香港目前並沒有由公帑資助的應用型教育院校,為多元人才提供學位課程,提供應用型學位的自資院校亦寥寥無幾。擁有運動、音樂等非學術才能的學生,又可從何途徑發展個人天賦呢?

    香港的大學入學機制中,文憑試以外的其他元素(例如學生學習概覽等)並不被重視。這種對分數的依賴猶如以一把尺量度所有人才,令未能以分數量化的成就和才華被埋沒;另一方面,重視實用才能的應用教育課程也未能收到合適的學生。

    事實上,坊間有不少以應用或職業導向為主的文憑,例如職業訓練局的職專文憑,或是其他由辦學團體自行營辦的文憑(如兆基創意書院的創意藝術文憑),該等課程同樣獲得本港資歷架構認可;可是,由於學位收生始終偏重傳統學術途徑,文憑試以外的資歷很多時候不被考慮,學生出路受限,未能做到「條條大路通羅馬」;凡此種種都在變相鞏固「工字不出頭」的偏見。

    要讓具才華的學生選擇應用教育作為升學路徑和就業方向,必先由制度上入手,發展一套與傳統學術路徑並行的應用學術體系,令社會認可應用教育的價值。要做到這點,必須移除應用教育是次等出路的看法。此外,當局也應加強與業界合作,提高課程與業界需求的相關性,培育切合社會需求的應用人才。

    政府應該在收生標準上拆牆鬆綁,鼓勵高等院校容納各類非學術型人才。院校可上調以「才能為本收生」的比率,此外,政府已擴展校長推薦計劃,讓高等學校更彈性地提早取錄人才。但未來工作方向應要將這些機制常規化,而不是以「例外」視之。

    社會發展需要多元人才各司其職,共同面對未來挑戰。不同行業的要求不盡相同,難以透過單一的教育制度及標準去滿足。透過收生及課程的調整,減少對非傳統升學方向的阻礙,才能達至一個多元、平等的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