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教育及青年

    香港大學畢業生越多越好?

    2019-04-09

    文章原載《經濟通》2019年4月9日
    撰文: 郭凱傑  團結香港基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

    2_6.jpg

     

    每年中學文憑試放榜之時,社會上總會有聲音要求政府增加大學學位。其中最常見的論述是指,大學教資會資助學位多年來只從14,500微升至約15,000水平,未能讓約21,000個符合修讀大學要求的考生盡數入讀並回應知識型社會需求云云。

    但是,這並非事實的全部。隨著副學位課程的增加,教資會供副學位畢業生銜接升學的「高年級學額」已經逐步增加到5,000個,變相增加了學位供應;同時,自資院校學位不斷增加,從中六及副學位兩渠道取錄合共約13,000個學生,令總體2017/18年學士學位課程收生人數增至約33,000個之多。

    上述情況加上出生人口減少,造成香港學位參與率不斷上升,已經到達48%水平,高於國際經貿組織的平均數字。另外,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在未來20年,香港每屆適齡人口將會在55,000-75,000之間浮動;即使收生人數不再增加,總體香港學位參與率平均也將會達到50%左右。如果加上外國留學的學生數字,實際社會上學位持有者的比例還會更高。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日前也在網誌中表示,專上課程的學額經過多年來的增長,已足夠讓所有合資格的文憑試畢業生在本港升學。

                                            過去10年學位參與率

    a.png

                                                                                            資料來源:教育局

    另一邊廂,不同機構調查均顯示,大學畢業生的叫座力不斷下降:過去20年大學畢業生的收入並無改善,起薪點跑輸通脹的同時,從事低技術工種的比例不斷增加。這些跡象無疑為社會未來響起警號:此問題不單代表了人才及資源的錯配,更會對長遠經濟多元發展及社會流動性造成影響。除了單方面歸咎於大學生質素、年輕人態度之外,我們不得不問,到底不斷增加傳統學術型大學的畢業生是否能夠有效針對社會需求?在檢討教育政策的同時,我們必須考慮如何令教育切合市場需要,同時讓學生學以致用,一展所長。

    shutterstock_1196903914.jpg

     

    香港教育出路的單一化其來有自,包括產業北移、「工字不出頭」的傳統思想等,在此不贅;大專學位的增加同時也在加劇這個情況。單一化的後果,是香港勞動市場出現錯配,各行各業都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問題;當中以建造、護理、物業管理等尤為稀缺,從沙中線的工程問題或可窺知一二。在二十一世紀人工智能席捲所有行業的同時,行業轉型已成既定現實,以前的體力勞動工作已可以由機器完成;反而對電子設備操作及分析的要求不斷提高。然而,傳統文憑試出身的大學畢業生並無相關教育及經驗,對僱主來說並無相應吸引力。

    面對如此境況,社會必須反思,是否單方面增加學額就能解決問題,還是需要增加非傳統學術學科的選擇,才能符合社會未來發展的需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