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科技創新

    建大型研究機構 破人才惡性循環

    2020-01-23

    文章原載《香港經濟日報》2020年1月23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 黃元山、研究總監 水志偉、研究員 簡耀進

    近年來,政府銳意推動香港科創發展,並投放大量資源務求營造出蓬勃的科創生態。但是,現時本地科研畢業生稀缺,科研就業職位不足,兩者相互影響,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團結香港基金上月發表第二份科技創新研究報告,建議成立大型研究機構,以打破本地科研人才惡性循環。

    建大型研究機構 破人才惡性循環


    基礎研究優勢 未完全發揮

    香港素來的科創核心優勢在於其基礎研究。根據2020年QS全球大學排名,香港有五所大學成功躋身全球首100位,其中三所更名列前50位,使香港成為世界級學府第二密集的城市。

    人才方面,香港亦以高質素研究人才見稱。雖然本地人才質素領先亞洲地區,但是與世界一流的地區相比,香港仍然望塵莫及。根據Web of Science Group的2018年「被高度引用的研究人員名單」,即為「已發表多篇被高度引用的論文,引用次數在該年度及在其學科領域內排名首1%的頂級研究員」,香港學府擁有的「被高度引用的研究人員」數目遠不及英美兩地的大學(表1)。由此可見,香港雖然擁有一定數目的頂尖研究人才,但仍然不夠,使香港在基礎研究的優勢未能完全發揮,局限本地科創發展。

    在頂尖人才短缺的情況底下,香港更須集腋成裘,推動科研合作以釋放本地的科創潛能。由於現今科學發展越趨多元化,所面臨的挑戰錯綜複雜,應對這些挑戰往往需要多方相互合作。

    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便早於2004年成立大型研究機構,提出嶄新的科研合作模式,攜手建立了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自成立以來,博德研究所持續推動生物學、化學、數學、計算學、工程學和醫學共六個學科的深層次合作,在癌症、基因和傳染病等方面取得非凡成就,對科研界甚至世界影響深遠。

    香港應參考博得研究所的成功例子,滙聚各地科研尖子,讓他們在大型研究機構的同一屋簷下集思廣益,征服科學界的難題。

    國際招募 吸海外頂尖人才

    推動科研合作的同時,建立大型研究機構亦能吸納海外頂尖人才。以另一個大型研究機構為例,由倫敦三所世界著名的大學合作建立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便開展了一個獨特的研究員計劃,在國際上公開招募科學家,其長遠目標是讓研究所中約三分之一的研究小組領袖由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研究員擔任。被譽為全球生物學的「大教堂」,研究所除了以穩定和豐裕的資金,提供科研人員世界尖端的研究設施和具國際競爭力的待遇外,更給予他們解決前沿科學挑戰的機遇,吸引超過70個國家的科研領袖遠道而來。

    香港如要進一步攀上國際研發前列的台階,便要同樣地跟隨英美等國,建立大型研究機構,才不會缺乏全球頂尖的研究員。

    事實上,香港要打造成為國際首屈一指的研發中心,不但需要吸納海外出色科學家,更需要培養本地人才,建立可持續的科研人才儲備。

    成立大型研究機構便能夠打破文章初提及的人才惡性循環,為本地科研人員提供具光明前景的職業階梯,好讓博士後研究員能夠在香港從事具國際競爭力的研究工作,毋須離開香港,另謀高就。

    激勵STEM生 建本地人才儲備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此舉還能為有志修讀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科目的中學與大學生打下強心針,不必只投向傳統「神科」(即醫科及法律等),激勵他們積極投身研發行業,從而帶動整個科創生態圈的蓬勃發展。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創無疑將會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香港必須不遺餘力推動科創發展,完全釋放本地科研潛能,建立持續的人才儲備,鞏固香港在國際間的領先地位。時不我待,機不可失,香港必須盡快建立大型研究機構,成為本地人才引以為傲,海外科研人員具瞻所歸的國際研發之都。

    建大型研究機構 破人才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