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醫療及老齡化

    基層醫療開新篇

    2022-10-28

    文章原載《明報》2022年10月28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 田詩蓓博士、助理研究員 周嘉俊

    基層醫療開新篇


    基層醫療發展是行政長官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的亮點之一,當中將於2024年成立的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相當引人注目。政府在2019年成立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3年後再宣布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管理局),專責統籌管理公私營界別的基層醫療服務,這值得欣喜。

    管理局的成立意味着政府對基層醫療發展有更多承擔,然而有效統籌管理公私營界別的基層醫療服務並非易事。香港醫療體系長期「重治療、輕預防」,基層醫療發展緩慢,當中一個明顯障礙是服務供應分散,而且服務之間銜接不佳,以致未能在社區提供無縫銜接的護理體驗。公營基層醫療服務散落在不同部門,包括醫務衛生局的地區康健中心、衛生署的長者健康中心、社會福利署的長者地區中心。假如定位不清,則容易出現資源重疊的隱憂。可見如何釐清不同服務的定位,並加強服務之間的銜接,是基層醫療發展的一大課題。

    此外,私營界別是主要的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對基層醫療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港醫療體系管理者一直探索善用私營服務能力,協調公私營服務分配,優化基層醫療服務,但本港公私營服務供應失衡的問題長期存在。再者,基層醫療服務強調跨界別、跨專業團隊的合作,牽涉的持份者既多且廣。如何有效協調串聯不同持份者,共同為患者在社區提供醫療服務,亦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可幸的是,施政報告進一步確立基層醫療的重要,推動香港醫療體系改革,實現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以滿足日益增長、多元化的健康需求。而即將成立的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扮演關鍵角色,需要用更廣闊的視角推進香港基層醫療發展進程。

    評估供需再訂政策 適時更新績效指標

    首先,管理局需要全面評估香港人口健康需求及現有基層醫療服務資源,使政府全面了解現時的服務缺口,及不同界別的服務能力,從而提供實際依據去訂立發展目標及優先次序,再推行相應的政策制訂和資源調配工作。政府今年會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其中應就基層醫療發展訂立透明清晰的績效指標。

    考慮到基層醫療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管理局未來可持續監督這些績效指標,以跟進發展進程和服務成效,同時亦需適時更新指標以配合當時的發展目標,這樣才可以做好統籌管理基層醫療服務的工作,當一個稱職的掌舵手。以培訓基層醫療服務人手為例,施政報告指出會在2023年第四季度前,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800個受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培訓學額。管理局成立後,應在此基礎上評估基層醫療人力需求,根據需要提供相關培訓資助,同時持續監察培訓效果,並及時做出相應改進。在這一過程中,管理局需充分蒐集各持份者包括市民的意見與建議,令相關發展目標及政策可以符合市民健康需求,真正為市民服務。

    善用地區康健中心 連結各服務提供者

    然後,管理局亦應善用地區康健中心及地區康健站。新一份施政報告強調地區康健中心應作為樞紐,統籌為市民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可見地區康健中心的主要功能並非憑一己之力提供所有服務,而是透過連結和協調地區內各服務提供者,建立地區服務網絡,以共同提供適切基層醫療服務。

    未來,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應清晰明確地區康健中心在基層醫療服務中的角色與功能,並加強宣傳工作,不僅令市民更了解地區康健中心的功能和角色,亦可令各服務提供者與地區康健中心之間的配合協調更加暢順。同時,管理局亦應及時了解各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在營運當中面臨的實際困難,並加以解決。現時社會就有意見指出,地區康健中心在招聘醫護人手和採購服務上有困難,建議統一為各區康健中心採購服務、劃一醫護人手薪金,以免中心之間或與醫管局出現惡性競爭。人力資源的標準制訂,是管理局在籌組過程中值得考慮的議題。

    建立信息溝通平台 橫向縱向服務患者

    醫療體系轉型,最終應令市民在社區內獲得「全面、持續、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為達成這一目標,管理局應在地區康健中心配合下,建立一套適宜的信息溝通平台,串聯服務使用者和提供者。政府已開發「醫健通」平台,為全港市民建立免費和終身的電子健康紀錄,及成為貫通公私營醫療體系的骨幹系統。施政報告亦訂立相關績效指標,於2023年底前達到不少於600萬醫護接受者登記,及每月平均不少於10萬電子健康紀錄取覽量。

    未來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應善用這一平台,使其可在橫向聯繫基層醫療層面不同服務提供者,令患者在社區內接受無縫銜接的服務。另一方面,新的溝通平台亦應在縱向連接公營醫院與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彌補現時醫院與社區之間的服務缺口,在分流患者的同時,讓有需要的患者在出院後,可更及時在社區獲得復康服務,盡早回歸社區。根據地區康健中心網站和立法會文件,現時地區康健中心可針對髖骨折、急性心肌梗塞後期及中風,為會員提供社區復康服務。合適患者可經醫管局醫生或康健中心網絡醫生轉介到康健中心,之後由不同的專職醫療人員(包括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提供個人化的護理服務。管理局未來可考慮評估此服務模式的成效及成本效益,然後決定是否將服務範圍擴展至其他疾病。

    筆者希望政府在籌備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的過程中,可充分聽取社會各持份者意見,並參考其他國家地區先進經驗,在滿足市民的基層醫療健康需要的同時,建立一套有香港特色的基層醫療服務模式,並將其打造成為大灣區服務樣本,為實踐「健康中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