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醫療及老齡化

    提升「地區康健中心」功能角色

    2022-08-17

    文章原載《大公報》2022年8月17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 田詩蓓博士、助理研究員 夏 楠

    提升「地區康健中心」功能角色

    特區政府設立的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至今已遍布全港14個地區,今年內會涵蓋全港18區。政府期望地區康健中心能成為輔助基層醫療醫生的地區基層醫療健康樞紐,為市民提供疾病預防、疾病管理、社區康復、照顧支援等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以提升市民健康水平。

    加強中醫及精神健康服務

    地區康健中心是建立社區基層醫療系統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社區的獨特優勢就在於貼近市民生活,所以要發揮地區康健中心的關鍵作用,先要充分了解當區居民需要,才可以對症下藥提供所需服務。現時社區中不同機構各司其職在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長者院舍、長者地區中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等等。這些機構扎根地區多年,熟悉當區居民的健康需求並提供持續的照顧。地區康健中心應該善用這些「貼地」的地區網絡,通力合作定期評估居民需要。同時,中心亦應邀請居民參與評估過程,吸納居民意見並根據需要提供相應服務,令服務「適得其用」。

    此外,地區康健中心一大亮點就是以跨專業團隊提供服務,充分利用護士、物理治療師、社工等不同專業,聯同私家醫生網絡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健康風險評估、診治及後續疾病管理。組建跨專業團隊可以發揮不同專業人士的所長,全面照顧患者的需要,例如中心針對性為糖尿病患者提供眼疾及足部檢查,亦有營養師提供營養諮詢服務,以及為患者安排自我管理小組,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

    經歷第五波疫情後,市民對中醫及精神健康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現時中醫師已獲納入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網絡。去年12月「三九天」時期,已有三間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與當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攜手合作,試行提供天灸治療服務,並舉辦中醫專題講座,市民反應正面。未來除已展開合作的地區康健中心或地區康健站可考慮將相關服務恆常化外,其他地區康健中心也可考慮與當區的中醫教研中心展開合作,根據居民需要提供類似服務。

    精神健康服務亦是重要一環,研究顯示長期病患者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機會較平常人高一倍,疫情更令情況惡化。地區康健中心未來可以考慮如何擴展服務網絡至精神健康層面,以更多元化的服務照顧居民需要。

    在實際執行上,跨專業團隊服務模式的成功仍有賴各專業之間的互相協調和配合。早前有調查結果顯示,缺乏相關的專業醫療援助仍然是私家醫生治療慢性病患者時遇到的主要困難之一。作為基層醫療健康樞紐,地區康健中心在建構地區醫療網絡過程中,應對跨專業團隊的服務訂立清晰的指引,及明確制訂相關醫療專業人士之間的轉診及溝通機制,以令不同醫療專業人士都獲得足夠的跨專業援助,為區內居民提供全面及以人為本的健康服務。

    借鑒深圳基層醫療改革經驗

    香港正積極發展基層醫療服務以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內地近年來亦持續加強基層醫療工作。以近鄰深圳為例,自2015年以來,深圳市政府以羅湖區為試點,逐步開展基層醫療服務改革,通過在各區建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成立跨專業服務團隊為市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截至2021年底,深圳已建立起超過800家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同時組建超過3500個以全科醫師和社區護理人員為核心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為市民在社區提供健康諮詢、體檢、戒煙門診、營養指導、心理諮詢等個性化而全面的家庭健康服務。相關經驗獲得世界衞生組織向全球推廣,香港在進一步發展基層醫療發展模式時,應加強與內地交流協作。

    地區康健中心是本港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加強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的重要舉措之一。上屆特區政府已完成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的框架並將相關具體建議交由現屆特區政府,期望有關部門可以盡快對其進行研究,制定合適的執行方案,在地區發展跨專業團隊,為市民提供更加多元、全面、完善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在降低市民對醫院的需求的同時,促進公共醫療系統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