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醫療及老齡化

    疫情反覆 突顯建設基層醫療的迫切性

    2022-01-21

    文章原載《信報》2022年1月21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 田詩蓓、助理研究員  夏楠

    疫情反覆 突顯建設基層醫療的迫切性

    [閱讀相關研究報告 - 實施策略性採購 促全民健康]

    [閱讀相關研究報告 - 香港醫療體系研究報告]

    自2020年1月底香港錄得首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以來,距今已兩年。港府實施一系列公共衞生措施,如保持社交距離、限制邊境出入等,在遏制病毒傳播的同時,盡可能避免實施全面封鎖,以減輕疫情對市民的影響。

    與此同時,香港自抗疫以來始終維持相對較低的發病率(每百萬人口約1702宗個案)和死亡率(每百萬人口約28宗個案),目前這兩項指標全球排名均在180位之後,顯示本港抗疫措施行之有效。儘管如此,由於變種病毒不斷出現等原因,本港疫情時有起伏,市民要完全恢復正常生活仍需耐心等待。

    近月,全球因新冠病毒變種病毒株Omicron帶來的疫情發展愈演愈烈。據世界衞生組織最新報告,過去一周,全球新冠病毒新增感染個案超過1500萬例,再創歷史新高。

    知名科學期刊《自然》雜誌最新編者按指出,持續出現的重複感染與疫苗注射後感染的個案,令本來就難以實現的群體免疫更加成為「空中樓閣」,而變種病毒已令疫情未來發展變化的預測更為困難和複雜。世界各國因應疫情最新進展正重新評估現有防疫措施,以作出適切的應對。

    近來,本港疫情愈趨嚴重,有關防疫措施的討論重新升溫。有建議指出香港須實施更嚴格的防疫措施,盡快控制疫情,維持持續清零狀態。亦有專家學者認為香港現有應對疫情策略可能傷害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需要盡快建立提高抗疫韌性,並逐步向國際社會開放,以維持國際競爭力。

    坊間爭議不斷,但港府需要保持政策定力。無論最終是否調整防疫措施,都應盡早對疫情發展做出預判,並汲取過往防疫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及時做出具體規劃安排,以更快速有效地應對可能出現的新疫情,避免臨急抱佛腳。

    同時,港府應及時、全面、準確地與市民溝通防疫措施的變化,以便市民及早準備作出應對,減少恐慌情緒。特別需要加強對重點人群,如長者、長期病患者、免疫力較弱人士及少數族裔的關心照顧,盡量減輕疫情對他們生活的影響。

    面對疫情與冬季流感高峰期夾擊,本港公立醫院服務需求更為緊張,港府需要與醫管局共同做好應急預案,並與社會中不同持份者,如私家醫生、NGO組織等溝通協作,確保患者獲得相應醫療服務的同時,減輕公立醫院的負擔。

    而這再次突顯香港建設基層醫療體系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完善的基層醫療體系,可使社區成為醫療護理的首個接觸點,在疫情中既可擔當「守門員」,及早識別高危患者、減緩社區爆發,又可擔當「教練」。

    通過發布準確可靠的公共衞生訊息加強社區預防、提高公眾抗疫能力,從多角度應對公共衞生危機,成為公立醫院系統的良好補充。早前,當局指出將於本屆政府任期內展開「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藍圖」諮詢工作。我們希望政府在專注當前抗疫工作的同時,亦應放眼長遠,盡早開展相關工作,聽取不同持份者的意見,以加快推進香港醫療制度改革,建設一個以人為本、以基層醫療為主導的綜合醫療體系。

    此外,港府應從更廣闊的空間思考如何發展香港醫療衞生體系,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例如,最近公布的《廣東省衞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即特別提出「持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衞生健康協調發展和粵港澳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創新,探索打通衞生健康方面的機制性障礙」。

    港府可藉此契機加強與內地、澳門健康衞生相關部門溝通,積極了解、參與相關工作進程,分享香港醫療體系發展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並根據需要提出適當的建議與實施方案,為建設「健康灣區」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