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醫療及老齡化

    醫生執業試是否已無可救藥?

    2021-06-26

    文章原載《信報》2021年6月26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 田詩蓓, 助理研究員 Maira Qamar

    醫生執業試是否已無可救藥?


    [閱讀相關研究報告]


    「如果要我重過實習生涯,我寧可辭職,離開香港。」這是一位非本地培訓醫生應考香港執業資格試時的感言。近來,談及以考試還是免試途徑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的議題,仍在熱烈討論中。這項已有25年歷史的考核制度鮮有在社會上談論;然而,對於長年面對醫生荒的香港來說,它不應繼續成為絆腳石。就像世界各地一樣,兩條途徑(考試及免試)本來就能夠而且應該並存。

    表面看來,香港一直為非本地培訓醫生提供兩條入職途徑,包括正式註冊和有限度註冊。前者需要通過執業資格試,並進行試後實習。儘管後者沒有這些要求,但卻在就業的年期、場所、範圍方面設限,而且並無轉為正式註冊的途徑。如今,有限度註冊醫生僅佔香港整體醫生數目的不足1%。

    政府最近建議,為非本地培訓醫生提供一條正式註冊的額外途徑,當中毋須應考本地執業試。但首先我們應該反躬自問,為何鮮有非本地醫生應考,更遑論通過這項考試?自1996年,僅有7.5%的香港醫生通過這個途徑正式註冊,相比之下,美國的數字則達25%。

    理論上,一名準備應考執業試的醫生會預期在教材上獲得支援,考核範圍亦應該清晰。然而實際上,香港的應考內容缺乏透明度,溫習材料又不足,考試的支援配套一直差強人意。團結香港基金最近發表的研究報告,訪問了於公營體系任職的非本地培訓醫生,有一位醫生就表示,應考者從來沒有被告知「應該使用什麼材料來溫習」。更不用說,香港本身並沒有設立海外考試場地,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考試程序已陷入停擺。這意味香港已等同堵塞了正式註冊的途徑,去年應考的醫生數目是零。

    執業試亦沒有定期而透明地校準評分機制,以確保考試的合格標準與香港醫科畢業生所要求的水平看齊。如果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所應考執業試的前提是確保醫生質素能與本地醫科畢業生相提並論,那為何不把兩者的標準劃一?

    最嚴峻的關卡在於,具資歷醫生仍要採用如同新畢業生一樣的評核方式。公營體系的專科醫生人數嚴重不足,急須補充人才,然而考試卻評核專科醫生臨床執業範疇以外的知識。這意味醫生須花額外時間溫習臨床前的學院教材,而這些寶貴時間本應用於發揮他們卓越的技術,服務正處水深火熱的病人。更有甚者,非專科醫生即使同時具備海外和本地經驗,通過考試後卻仍須進行實習,接受基本培訓。這反映了背後並沒有為有志服務香港的醫生設想,他們來港以後,只有倒退兩步,才能前進一步,猶如削足適履。

    參考其他同樣實行執業試的地方,例如英國和澳洲,實在有很多值得香港借鑑之處。英澳均提供充足支援,包括完善的考試指導、海外考場,以及與本地醫科生統一考核標準。更進一步,英國還有一項重大舉措,自2024年起將要求所有醫生的考核,包括外來醫生及本地畢業生都要通過同一項考試。海外國家都在力求機會平等,維持公平的考核準則。但在香港,這顯然並非實情。

    如此說來,執業試是否已無可救藥?香港大學陳麗雲榮休教授於基金會發布研究報告時便強調,香港的執業試構成許多阻力,然而這亦意味「香港也能嘗試在多方面開放自己」。回應基金會就本地執業試的建議,陳教授認為香港可先提供完善的溫習材料,也應定期參照本地生的考核要求,校準執業試的考試內容,確保考核公平,同時也應考慮以在職評核作為替代方案,藉此評核具資歷醫生的臨床技能。

    訂立過高標準,並期望醫生最好十八般武藝樣樣皆全,多年來已證明是不切實際的。確保考核公平,才能對環球醫療人才擇優而取,那對香港是百利而無一害。問題並不在於哪一套評核制度較為優越,而是怎樣才能完善現有的評核制度,否則薈萃醫療人才仍只會流於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