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團結香港基金

    攜手同行 高瞻遠矚 創建輝煌

    2017-11-23
    1-1000width.jpg
    鄭李錦芬女士
    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

    時光飛逝轉眼基金會成立了三年,大家看看這相片能夠找到自己身影,這張相片是三年前十一月,基金會成立時一起拍的合照。

    基金會成立初期以智庫定位,使命「匯聚知識智慧,發揮香港優勢,迎接國家富強帶來的機遇,為香港長遠利益而努力。」成立三年來,一直以公共政策研究為重心,自成位以來,發表了15份研究報告,跨越多個香港市民最關心的話題,公共政策研究院 PPI由黃元山帶領,現有全職研究團隊26人,專注全職展開研究工作。除了專注於紮實的研究工作外,也重視實質的倡議和推動工作,積極爭取不同持份者支持。

    在土地房屋領域上,得到王于漸教授帶領,今年2017年先後公布兩分土地房屋報告,2017年4月《重啓大型填海  共建美好家園》,2017年10月《房策變革  縮窄貧富差距   造地迫切  改善經濟民生》。第一分我們實事求事建議重啓大型填海,既要滿足經濟民生需要,也為香港長遠著想做好土地儲備。第二我們認為香港房策有必要改革,有需要檢討資助出售房屋補價制度,幫助基層置業,縮窄貧富差距,分享經濟成果。

    經濟發展領域上,我們得到劉遵義教授帶領,我們計劃明年初推出新一分的經濟報告,深入探討香港服務貿易、債券市場、創意產業的發展潛力,而人手充足時,一帶一路大灣區的發展,亦會是在研究範疇之列。

    3-1000width.jpg
    鄭李錦芬女士在團結香港基金三周年晚宴發言

    另外在樂齡社會和醫療保健方面,得到楊永強教授帶領基金會參考世衛的Health Systems Framework,建議如何:建立「健康促進網絡」,強化基層醫療,為長者提供個人化綜合護理服務,制訂跨界別協作管理模式,促進醫社合作。

    在社會創新領域上我們有陳智思作為領航人,今年9月政府Efficiency Unit 舉辦共享價值論上壇 (Share Value Forum) 上,我們印發受業界歡迎的《社會效益評估指南》,而在11月的社企高峰會,我們推出報告建議為社會效益債券(Social Impact Bond)進行先導計劃。

    在科技創新和樂齡科技上, 今年6月我們跟社聯一起推動,又得到SIE Fund 贊助,完成全港首個《樂齡科技概況報告》,推動長者和護理中心利用科技養老,照顧長者,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

    金融科技以及綠色金融,今年10月,我們推出《香港綠色債券市場策略發展概況報告》,建議政府廣泛開放金融科技沙盒(FinTech Sandbox),供初創企業使用,以及推出合資格綠色債券(Green Bond)計劃。

    藝術創新領域上,值得一提是明年基金會將會完成一個有關藝術共融 Arts Inclusion 的研究,目的是透過藝術共融改變社會的風氣,避免任何一個群體被邊緣化。

    很多人會問基金會有那麼多建議,政府有沒有採納成為政策呢?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智庫建議能否成功成為政策,有很多考慮因素,需要時間,亦有過程。但總體上我們十分高興看到部分政策建議與今年財爺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和特首公佈的施政報告有不少措施吻合,例如房屋政策政府強調將以置業為本,與基金會的倡議一致、施政報告稱將研究「首置」單位補價機制,這與基金會兩年來不斷倡議需改革房策的地方相同、政府亦將考慮進行中部水域南部填海策略性研究、向商界推廣創造共享價值Shared Value 的理念、增加注資予 研究資助局研究基金、資助安老服務單位 試用及購置科技產品、政府將帶頭 在下個財政年度 發行綠色債券等,都與基金會倡議項目一致。

    4-1000width.jpg

    三年前, 董先生成立 團結香港基金初心是要打造一個有規模、有信譽的民間智庫,透過多角度研究和討論,為香港長遠整體利益提供建議,給政府、公共機構、和整個社會考慮。

    在董先生指導下我們選擇了香港市民最關心的主題進行研究,其中已經開展的有土地房屋、經濟發展、醫療護理。明年將就包括教育與青年議題展開研究,同時我們亦有研究其他與科創、社創、藝創有關的政策議題。除了承擔政策研究及倡議工作以外,考慮到香港回歸已經20年,但香港人,特別年青人一代,對國家的認識總是不夠全面深入,對國情不甚了解,對中華文化歷史亦見普遍生疏,基金會在2016年初成立中華學社。今年10月又接管了中國文化研究院的「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推進認識祖國的任務。此外,亦順應世界大潮,基金會全力推動香港的創新創意創業,我們深信此舉既能為香港經濟帶來新動力,又能為年輕一代帶來了新希望。經過兩年的努力,「創科博覽」、「創業青年內地行」和「商社聚賢」都是基金會的知名品牌。

    中華學社是專為促進港人認識祖國、了解國情,掌握內地最新發展,中華大講堂邀請了15位今日中國最頂級專家來港。今年邀請到何亞非先生以題為「全球變局下的中國外交策略」、楊偉民副主任以題為「解讀2017年中央經濟政策大方向」、莫言先生題為「莫言的黃土地幻覺世界與中國文學契機」、金一南教授以題為「國家、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以及易綱副主任主講「走進新時代  掌握新機遇  — 中央財經政策領導小組副主任易綱與你暢談十九大」,我們將邀請更多講者來港,促進港人認識祖國、了解國情。除此之外,今年2017年12月開始,增添由名譽社長張信剛教授剛引薦兼主持「中國360度透視」。12月1日,將請來中國「新四大發明」提出者來港演講,「新四大發明」包括高鐵、網購、移動支付、共享單車。

    中國文化研究院 2017年10月開始,團結香港基金與中國文化研究院達成共識,接管已有20年歷史的「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中國文化研究院於2000年成立, 監督委員會主席是董生,理事會主席李業廣先生,副主席是李兆基先生。其宗旨是透過《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絡平台,為海內外展示中國文化精髓。網站內容相當豐富,包括300多個專題。接管後,我們將提升網絡技術,更新現有資料,增加如「今日中國」、「圖說近代史」的新欄目,使其內容更加完整豐富。

    創科博覽2017是團結香港基金今年一個重頭戲,今年九月舉行的創科博覽以卓越中華科技文明為主軸。以「天、訊、海」三大領域為主題,從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引伸至當今中國科技的領先成果,展示中華民族的智慧傳承,期望香港市民得到啟發,「鑑古追今  開創未來」!我們十分高興參觀的朋友不分年齡、背景、教育程度,都對科創感興趣、有憧憬,我們感到十分鼓舞。今年出席人數超過十一萬,當中五萬名學生,香港七成中學及小學都有參與。連續舉辦兩屆都取得非常好成績,為令香港創科熱情更加熾熱,令香港創科發展更加蓬勃有為,明年9月創科博覽以工、農、醫為主題。

    《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與國家科學及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合辦,兩年來香港有二百創科青年,約一百名來自9所大學及專上學院學生,合共約三百人,分別到內地考察創科情況,足跡遍及多個內地創科重鎮包括太原,天津,鄭州,西安,長沙,重慶,貴陽,昆明,成都。

    《商社聚賢》是一個凝聚香港商界領袖,共同關心社會,集合智慧和力量,積極推動社會創新,創造共享價值的平台。今年11月初舉辦「商社共生大獎」Business for Social Good Outstanding Award表揚本地企業成功運用營商策略,推動社會發展,從而達致「商社共贏」(Creating Shared Value,CSV) 。

    2-1000width.jpg

    團結香港基金成立初期,很多人都用有色眼鏡看團結香港基金。認為是權貴集中地? 統戰機構? 為政府敲鑼打鼓的團體?不過三年下來,透過形形色色的實務活動,我相信客觀的香港人都會認同團結香港基金是一個貼地,而真誠為香港前途努力的思行並進智庫 Think & Do Tank,相信在社會各階層已建立了一定的群眾基礎。

    基金會工作繁重但非常有意義, 我要多謝基金會同事上下一心的熱誠付出和辛勤工作。過去三年來董先生百忙之中親自悉心指導基金會多方便工作,愛護有加。27位理事會成員日常工作已經十分忙碌,但每有需要,他們都會不辭勞苦,給予支持。26位參事為董先生就基金會的工作提供意見,以及不同形式的贊助、支持。16位研究委員會成員為政策研究工作提出寶貴意見。3位名譽顧問和120位顧問更是基金會的堅強後盾。我亦要鳴謝BSG商社聚賢平台的127位成員,他們不單為社會做好事,亦是我們團結香港基金的goodwill ambassadors.

    最後,請容許我代表基金會再次感謝大家的指導、愛護、及支持。展望將來,基金會工作是任重道遠! 期望大家繼續積極參與,與團結香港基金攜手同行,高瞻遠矚,為香港創建輝煌!  

    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