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香港居住質素惡劣,民間有責?

    2017-03-15

    撰文: 廖美香 資深傳媒人

    南韓於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面臨破產,國人團結自救,如今成為手機強國,文化產業世界領先。新加坡政府主導政經發展,人心團結,一呼百應,無私邁向國家目標。反觀香港政治撕裂,黨派紛爭,商界自肥,地區自私自利,NGO 力爭不竭 ……,卻在抱望要有明天,真可實現嗎?

    113
    南韓於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面臨破產,國人團結自救,如今成為手機強國,文化產業世界領先。

    怒氣難解決房屋問題

    香港房屋擠逼,昂貴得驚人,居住空間狹小,港人除了批評各方不力,民間聲音是否絕對正確而毋須反省?展望未來,如果港人能團結一心,民生質素或有轉機。

    687

     

    二○一七年香港已連續第七年成為最難負擔的城市,市民不吃不喝十八年,才能買到房子。總之,談到房屋擠逼,便想到有三十萬人輪候公屋,要排長龍到四點五年之後;要買私樓又無法負擔,即使住在新界郊區動輒要每方呎超過一萬元,私樓劏房也不易負擔……住屋困難,讓港人透不過氣。

    新媒體資訊混亂

    在怒氣之下,理性討論似乎無形無蹤。傳統媒體講求查證、多角度、公正客觀。新媒體每多要求搶先、爭眼球,容易陷於粗製濫造,變成資訊失實、數據參差。以土地供應為例,有新媒體報道指控官商勾結,政府儲地充足,可供應四千公頃土地,但據團結香港基金指出,這是陳舊資料,近幾年政府三番四次重申只剩下三百九十二點五公頃,如今恐怕只餘下一百多公頃而已,反映香港土地奇缺;由此可見,這是天淵之別,不同數據引申不同結論。有的新媒體立場激烈,令社會資訊混亂,讀者一不小心便接收虛假訊息,作出錯誤判斷,從而發出錯誤帖文、轉載或回應,導致公眾憤怒,政治再添矛盾。

    思考宜全面、多角度

    一位老友問我,孩子加入某某研究組織好不好?友好認為「研究組織」必然是有利學術思考,但某些激進組織有可能以此為名,未必嚴謹論述。入世未深的年輕人容易義憤填胸,有可能自以為是,走上激途。現在不少青年滿有理想是一好事,一旦欠缺理性思考,總認為社會虧欠各方,自己也是受害者。我們實在應為無殼蝸牛而擔憂,但實情是一味焦急像熱鍋上的螞蟻,仍無補於事;我們應該冷靜思考問題的根源,不宜盲目跟風。

    絕大部分非政府組織(NGO)的理念崇高,尤其環保組織,堅毅一懈追求理想,不難理解。但是,作為市民去判斷施政,應注意至少三方面:一、從多角度;二、循長遠眼光;三、符合香港整體利益。無論新加坡、澳門、深圳都缺乏土地,以填海大量造地。以新加坡為例,兩成國土由填海取得,澳門更有六成土地由填海而來,香港則只有百分之六。再看,香港於過去九年(○五至一三年)只填海九十二公頃,比較再之前九五至○四年填海一千一百二十七公頃及八五至九四年填海一千一百六十四公頃,顯得停滯不前,原因是政府顧慮重重,民間團體施以壓力,有指填海影響到海洋生態。港大地理系(城市生態,城市綠化及土地科學) 詹志勇講座教授指出,「我們需要在發展與保育作出平衡的判斷,不應只考慮一個焦點,我覺得是填海是解決土地不足的一個方法。」

    暴露自私自利

    循民主途徑產生的區議會議員,就建屋問題也提出令人不解的意見。香港有三十萬人輪候公屋,但區議會內竟然每每有議員反對興建公屋。據資料顯示,元朗區議會一致通過強烈反對重建為高密度公屋,要求發展為酒店及寫字樓。東涌地區私樓居民反對公屋項目,有議員表示較宜發展私人屋苑。另一個更為驚人的例子是,就九龍城/何文田南興建第二期居屋單位,有區議員表示,從港島區望紅磡一帶,先入眼廉的是幾個私人屋苑,公屋會令感覺不協調……可見,地區反對建公營單位,寧可「各家自掃門前雪」,「建公屋還是到別區好」,不少市民對公屋存有歧視的目光,暴露出港人自私自利的心態。

    民主與自覺

    民主應是為民請命,提升人們的生活質素。然而,近年世界不少大事反映了民主的發展令人憂心,例如歐債危機、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民主並非一個最好的政治機制,而是較好的手段去否決一個失敗的政府。因而,我們在講求民意的社會,應注意個人的理性思考,從而作出較佳政策選擇及施政監督,如果市民盲目跟風,反而是幫兇。當政治紛亂,社會正確譽論一旦失效,政府怯於施政,民間議政最終反而變成作繭自縛,民生不利,成為自作自受了。

    總之,房屋供應不足,根源在土地不夠,我們應正視問題癥結,從多角度審視香港長遠及整體利益,共同協力發展,始乃港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