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科技創新

    港版藥監局籌備 招商引資增競爭力

    2023-12-02

    文章原載《經濟日報》2023年12月1日
    撰文 :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 郭凱傑、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劉宇陽

    VCG41143921136.jpg


    早前的施政報告宣布香港將建立「第一層審批」藥物註冊機構,不僅計劃來年籌備辦公室,不久後更迅速以觀察員身份加入「國際醫藥法規協調會議」,邁出實現獨立藥物評估、完善藥品商業化的第一步。

    香港擁有自身獨立的藥物審批機構,對於招商引資尤為重要。如今現行的第二層審查制度,製藥公司須先於其他地區進行試驗,獲得兩個海外「藥劑製品證明書」(CPP),才能於本地註冊銷售。這樣的做法極大減弱了企業來港的動力,特別對於資源有限的本地初創公司來說,更加窒礙其推動醫藥創新。

    簡化審批流程 加速創新研發

     當局可通過改善現行審查制度的不足,簡化審批流程,加速創新醫藥產品的研發和推出;透過提供清晰、便捷的註冊通道,吸引更多的企業來港進行臨床試驗,提高香港在全球醫藥的競爭力和地位,並為其經濟注入新活力。

    透過引入國內外投資者和龍頭企業,將為臨床創新提供寶貴的資金、技術和市場資源等支援。中國「藥穀」之一的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張江)便是其中的成功案例。它成功引入全球生物製藥企業10強中的7強落戶園區,投入相關研發,更成功吸引1,700家生物醫藥創新企業進駐,共帶動8.2萬名相關從業員來滬進行藥物研發。豐富的研管綫品種超過1,300個,自主研發1類新藥累計獲批上市已達24個,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在2022年,生物醫藥經營產生高達1,320億人民幣的收益。

    由此可見,大型國際藥企所具備的強勁研發需求、產業化能力及商業網絡,帶動了周邊地區科研相關就業,推動了醫藥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創造了巨大經濟效應。

    政府優惠政策的全力支持,在招商引資的進程中扮演着關鍵角色。筆者認為,應通過包括稅收、土地優惠在內的利商政策,為投資者和企業創造理想環境。譬如,提供較鄰近地區更具吸引力的免稅和減稅計劃,並通過靈活的土地政策,加快河套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土地開發,形成橫跨深港的生物科技產業集群。政府可學習深圳市龍崗區,實施租讓結合方案:先將工業用地出租給重點企業,並於租賃期間進行持續監管。若企業能達到相應的績效指標,則批准其購置用地。此類安排亦適用於引進中央實驗室及生產設施,以支持醫藥產業發展。

    政府優惠政策 育跨學科人才

    政府亦可考慮與新設立總額達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相輔,吸引合同研發生產機構參與建設,及優化河套區內的製藥基礎設施與生產配套服務。

    人才庫提供的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是企業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因此,高質素的人才將吸引國際企業和投資者的關注及投資力度,實現他們的發展需求。對內,為進一步招商引資,香港應制定一個全面的人才發展策略,加強建構由學術界、商界、監管機構等共同組成的人才生態圈;對外,通過引進來自全球醫藥監管部門的專家擔當顧問和全職人員,學習掌握國際標準,逐步實現審批不同種類藥物的能力。

    針對現時本地臨床研究人才培育的狀況,香港目前的發展前景並不明朗。不僅早期的職業生涯缺乏研究訓練,醫管局醫生日常工作繁重,更無充足的動力自發進行臨床研究。

    筆者建議,透過晉升、加班報酬等誘因,鼓勵醫生參加臨床研究活動;可考慮在醫管局內設置「臨床醫學科學家」的職位,並擴展臨床研究獎助金計劃,協助有志於從事臨床研究的醫生,發掘他們的研究潛力;從早期的高等教育和專科培訓着手,持續提供多階段的研究訓練機制;拓寬擁有其他學科背景,但對醫學研究有濃烈興趣的人員,通過研究生途徑入讀醫學,以此培養跨學科人才,推動研究與臨床實踐相融合。

    除了研究者的培訓,我們亦需為研究輔助人員提供系統化訓練及專業認證。具體做法可參考新加坡臨床研究學院及馬來西亞臨床研究所,聯通本地與海外夥伴,合作推出涵蓋不同階段的培訓課程,促進全產業鏈的人才發展。

    系統化訓練 促進產業鏈發展

    為捉緊新時代醫藥產業的機遇,香港已着手策略性推動臨床試驗發展,移除監管制度上的障礙,吸引國內外企業來港。我們應繼續通過積極的產業政策,招商引資;通過提供臨床研究專才,為企業注入動力;建立產業孵化人才、人才推動產業發展的相輔相成良性循環,提升香港的醫藥水平,為港人乃至全球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