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博覽2016」── 體驗中國尖端科技成就

團結香港基金宣佈於今年9月24日至10月1日舉辦大型「創科博覽2016」;並指出香港長遠發展必須推動科技創新,並須積極培育科技人才,為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創科博覽2016」獲得以國家科學技術部牽頭共四個部委的支持,內地十多個頂級科研單位參與;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局、教育局、中聯辦教育科技部鼎力支持,以及香港科技業界、學術界和各社會層面包括工商、教育、醫療、青年、社福等團體積極參與。

博覽會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為主題,於9月下旬一連八天假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覽場地達10萬平方呎,免費供廣大市民參觀。

是次博覽會內容豐富,以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科技成就項目作為基礎,共有八大主題,包括航天、航空、深潛、信息、健康、能源、交通及創新創業。展品包括40多個尖端科技項目,都是擁有世界紀錄或領先國際的科研成就。博覽會並設有香港專區,介紹香港近期獲得國際獎項的卓越科研項目及科研精英。

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於記者會表示:「今次博覽會最難得是七位內地傑出科學及科技專家,將應邀於展覽期間來港作專題演講及互動交流,與香港各界分享他們的科研經驗和奮鬥歷程。」七位「國寶級」專家包括:量子通信專家潘建偉教授、北斗導航專家徐穎博士、中國鐵路智能運輸系統技術研究開拓者賈利民教授、禽流感及豬流感研究專家陳化蘭博士、5G專家王志勤所長、中國C919民航機總設計工程師吳光輝先生、以及深潛專家陶春輝博士。

香港科技界亦積極參與博覽會。諾貝爾獎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擔任博覽會名譽顧問及出席活動,另外本港主要科研機構,港科院創辦人兼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教授、香港科技園有限公司主席羅范椒芬女士、香港科學會主席兼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教授、香港工程科學院院長陳嘉正博士,及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主席林家禮博士擔任博覽會顧問。

是次展出的項目,包括航天及探月工程、定位精準的北斗衛星導航、中國自製的C919大飛機及運輸機、深潛2萬呎潛水器、世界最快速巨型電腦、拯救生命的埃博拉疫苗、先進的油煤氣田尖端開發技術、8次打破世界時速紀錄的中國高鐵列車,以及領先國際的無人船、無人機等。

鄭李錦芬續表示:「今次博覽會不僅展出尖端科技項目。博覽會期間,共有二十多家本港團體機構參與舉辦36場論壇、講座及示範;除了有內地七位科學家作專題演講外,香港的多位傑出科學家亦將參與研討。展覽期間,本港七家大學 ── 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城市大學、浸會大學及公開大學,將在展館舉辦科普講堂,為青年學生介紹各大學在國際獲獎的科研項目,增加博覽會的教育元素,增加學生對科研的興趣。」

「創科博覽2016」顧問組召集人徐立之教授指出,科技創新對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和發展機會非常重要。他熱切期望博覽會能啟發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年學生,更多了解國家和香港的科技成就,認識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投入科創行列。

徐教授表示:「科研並非遙不可及的東西,科研成果最終會轉化為技術,為人類社會作出貢獻。要在科創大潮中站得住腳,培育接班人非常重要。 我們需要政府提供更多資源投入科研,關注人才培育,並以長遠眼光推動香港科創發展。」

目前香港的總科研開支只佔GDP 0.7%,其中政府提供的研發開支僅佔GDP 0.4%,落後鄰近地區如南韓、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團結香港基金去年底發表的科技創新政策研究報告,倡議香港政府未來十年應大幅增加科研撥款,每年公共研發開支續步提升至GDP 的1%,其中包括增撥500億元研究基金交予研究資助局管理,提升每年資助應用研究的撥款,讓香港的科研人員可進行更多中、下游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