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土地

    《財政預算案》下的土地房屋供應部署 (下)

    2024-01-31

    文章原載《經濟日報》2024年1月31日
    撰文 :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 葉文祺、團結香港基金政策倡議高級經理 王雲豪

    gettyimages-1166016413-2048x2048.jpg


    承接上篇《收回新發展區土地重奪主導權》於昨日刊登,筆者將從賣地表現分析未來房屋供應部署。回顧今個財政年度,政府首3季推出5幅住宅土地拍賣,當中兩幅流標,政府把荃灣油柑頭一幅土地交給房協興建港人首置上車盤;另外3幅分別以呎價2,000多元至7,000元賣出,整個財政年度暫時約70多億元賣地收入,估計就算最後一季的工業用地成功拍賣,對庫房進帳亦影響不大。

    賣地不佳情況反映發展商對經濟前景並不樂觀,故不急於投地,反而更希望盡快散貨讓資金回籠,從而保住現金流。面對這情況,政府應如何應對?

    拆細地皮權宜計 進帳難大增

    為鼓勵發展商投地,政府可考慮將部分大面積地皮拆細出售,以降低發展商的投地成本及風險,亦希望有更多較細規模的發展商能夠參與投地。

    然而,拆細地皮雖可鼓勵更多發展商參與競投,但技術上亦有不少考慮。首先,拆細地皮需要修訂規劃發展參數,包括基建容量及地盤出入口等。此外,拆細地皮對景觀、交通及土地運用效益亦有所影響,例如地盤之間的樓宇布局未必能夠完全協調,增加地盤之間不必要的分隔,減低地方的暢達性,可能需要額外的連接,亦減少可用的公共空間。

    今個財政年度賣地表尚有8幅住宅土地,當中5幅地盤面積小於1.5公頃,不宜再拆細;另有3幅地盤面積大於2公頃,若評估合適,政府可作兩手準備,視乎情況拆細出售。

    綜合而言,拆細地皮是鼓勵發展商投地的權宜之計,但在「現金為王」的環境下,政府始終處於被動角色,就算成功拆細地皮出售,始終未能像以往靠賣地為庫房帶來豐厚收入。

    賣地表現欠佳 仍須維持供應

    另一方面,據中原最新數據,2023年第四季一手私人住宅新盤貨尾升近2.3萬個單位,創逾20年新高。經濟前景未明朗,加上貨尾未清,發展商未必會積極入市投地,政府暫停今季售賣住宅土地,是回應市場的務實做法。

    然而若長期停止興建私人房屋,未來又會出現房屋供應斷層。回顧上次經濟下滑經驗,當年政府採取「積極不造地」政策,雖激活樓市,但同時造成房屋供應短缺及一連串社會問題。在1997至2006年,公私營房屋落成量年均5.3萬個單位,但在2007至2017年大跌一半,到只有年均2.69萬個單位,使樓價在2003年的低位上升近5倍,公屋輪候時間最高升至6.1年。

    現屆政府應汲取教訓,不應因為短期的經濟波動而停止造地,應繼續發展古洞北/粉嶺北及洪水橋新展區等已規劃的土地供應項目,並繼續推進新發展區的交通及其他基建項目,使未來熟地供應不會出現斷層。

    然而現時推地但市場冷淡,不推地又影響房屋供應,又不想影響樓市,面對三難局面,政府可考慮把土地轉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

    續建資助房屋 有序調整階梯

    筆者認為最近荃灣油柑頭土地流標,政府隨即邀請房協承接興建首置單位的做法恰當。為避免房屋供應出現斷層,政府應維持每季供應住宅土地。如果土地未能成功拍賣,政府可邀請房協、市建局甚至房委會興建資助出售房屋或重置單位。

    好處有以下幾點:一、既可確保房屋穩定供應,同時避免直接衝擊私人樓宇市場;二、建立更豐富的資助出售房屋市場,讓市民在市況下行的環境下,以可負擔價錢擁有自己物業;三、讓市民在市區重建過程中有更多換樓選擇;四、讓有能力的公屋用戶騰出單位擁有自置居所,重新分配給真正有需要人士,發揮社會安全網真正功能;五、有序調整各種房屋階梯,讓所有市民有機會向上流。

    面對經濟周期調整,出現財赤實屬正常,政府不應自亂陣腳,應在市況下行周期中趁機撥亂反正,調整土地房屋供應策略,讓社會資源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