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LanHse_Part1_Subsidized_cht
P. 14

2.6 分間樓宇(劏房)問題日益嚴重


                2015年7月統計處出版了《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57號報告書》(「57號報告」),探
            討香港分間樓宇單位(劏房)的住屋狀況,發現全港有86,400間分間樓宇,居住人數達
            195,500,這個數字只包括全港樓齡25年及以上的私人住用/綜合用途樓宇(不包括村屋)
            內的劏房單位。劏房戶的每月入息中位數為$11,800。居住劏房的原因主要是租金比較可
            以負擔(51.9%)和方便上班/上學(37.5%)。


                劏房長期揮之不去,與公營房屋計劃不無關係。公屋以往慣常優先分配給已婚家
            庭,尤其是成員較多的。這逼使低收入的單身人士租住私樓。這類市民背負著貧窮和單身
            兩座大山——貧窮減少結婚機會,單身人士沒有家人來分擔經濟負擔。


                一人住戶佔全部劏房住戶的31.1%。單身人士,尤其是找不到長工而須在非辦公時
            間兼職的人,寧可在鬧市貴租劏房。如果搬到偏遠的地方,沒有工作機會,租金再便宜、
            住處再舒適也無補於事。

                根據「57號報告」,19.9%的分間樓宇分佈在港島,57.7%在九龍,只有22.4%在新
            界,換言之,近八成分間樓宇位於港九市區。分間樓宇生命力強,歸根究底是市區細單
            位供應不足,但很多人須要住在市區,市區完整單位的租金太貴,才衍生出那麼多分間樓
            宇。

                由於「57號報告」不包括在工業區非法經營的劏房,也不包括樓齡25年以下的樓
            宇,相信真實情況更為嚴峻。

            2.7 物業漲價 分化香港市民


                以往三十年香港經濟幾經震盪,所造成的一個宏觀後果是社會上的物業財富分配惡
            化,「貧富懸殊」導致階級分化。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美元弱、利率低,香港所
            承受的又是另一種調整。通脹尤其是物業漲價,深深地分化了有樓和無樓的市民。要說貧
            富差距擴大,事實是財富差距比收入差距更嚴重;這很大程度是過去二十年外來衝擊推高
            樓價造成的,這個效應更因為聯繫滙率使香港長期低息而放大。

            香港的房屋政策採用雙軌制,53%的人口住在私人樓宇裏,餘下的
            47%入住中央規劃的非市場房屋。樓價高時,無樓的市民大歎身家
            追不上樓價升幅,要求政府介入;樓價下跌時,有樓者又要求政府
            減少房屋供應,幫助托市。


                另一方面,公屋居民成為現有公屋政策的既得利益者,只著力要求減租免租,拒絕
            資產審查。由於公屋住戶不能享受物業升值的好處,社會上公屋比重大的話,會減少下一
            代向上流動的機會,長遠來說只會令社會更分化,香港的下一代惟有希望政府施以援手。




















            1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