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綠色建築的瓶頸與突破

    01/29/2024 - 10:14

    文章原載《大公報》2024年1月16日
    撰文 :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 梁躍昊、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區浩馳

    VCG41N1443334509.jpg


    聯合國氣候峰會每年在年末時分舉辦,成果將定調新一年全球可持續發展方向。上月在阿聯酋舉行的第28屆會議(COP28)中,各國代表除了要為達成氣候決議進行談判,也組織了一系列相關主題討論,其中建築部門討論受到關注。會上,法國與摩洛哥共同發起了「建築突破」倡議,目標是使淨零與韌性建築在2030年前成為新常態,獲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建築部門佔全球碳排放及能源消耗比例分別高達37%及34%,因此建築減排脫碳是氣候行動的成功關鍵。

    目前香港最大的碳排放源是電力供應,而九成用電量皆為建築物能源消耗,因此建築節能減排也是香港主要減排手段之一。綠色建築以減少建築物生命周期對環境影響並促進用戶身心健康為目標,也是建築節能減排水平的認證。香港有一套專門評審綠色建築的綠建環評(BEAM Plus)制度,相關制度自1996年首次發布以來,有三千多棟建築獲得了認證,對比全港整體約五萬棟已落成建築,和年均約數百棟新建建築來說,比例不算高,箇中原因值得探究。

    綠色建築的主要目標是減少環境影響和促進用戶健康,但這些目標不但難以量化,且屬於公共利益,並非追求利潤的發展商的核心目標。香港大學團隊之前的研究指出,綠色建築項目建造成本平均比普通項目高出超過三成,但只能帶來約7%的市場價值提升。由此可見,大部分發展商都缺乏自願推動綠色建築發展的行動誘因。

    政府為鼓勵私人綠色建築發展也推出了激勵措施,私人新建發展項目獲得指定BEAM Plus級別認證並符合屋宇署特定標準後,可申請豁免10%總樓面面積寬免。然而,當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周期,則有需要檢討措施是否還有足夠吸引力。筆者認為,如果發現財務上不再可行,可考慮按照綠色建築的量化社會效益,給予適當公共財政補貼。

    除了節能減排裝置設計,綠化是綠色建築另一主要特徵,以實現提升用戶身心健康、促進生物多樣性、發揮碳匯功能等目標。綠化工程和維護成本高昂,須安裝灌溉系統或由專人維護,也可能需要反覆試驗不同品種的環境適應性。如果設計和維護不到位,更可能阻礙採光和滋生蚊蟲。因此,如業界要充分掌握和平衡綠化設計的優缺點,則需要持續累積更多項目經驗和數據。

    北都發展可引入綠化設計

    筆者認為,北部都會區內靠近自然生境的發展項目可更注重綠化設計,而其他項目則可以減排設計為主要目標。

    事實上,居民的認同和參與是綠色建築發展的最大關鍵。如果綠色建築設計無法融入日常生活,成為市民的習慣和文化,則只會成為可有可無的裝飾品,發展裹足不前。筆者認為,提升居民認可程度,可考慮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通過設計思維從使用者角度出發設計綠色生活場景,例如在屋邨社區園圃的規劃設計階段,同步考量往後實際運營和使用需求,避免設施落成後出現難以接駁水源、土壤深度不足、排水孔洞不夠等難在後期修正的設計缺陷;二是實質上獎勵居民的綠色生活習慣,參考本地減碳獎賞平台「Carbon Wallet」運作模式,用家可通過記錄日常綠色減排行動儲集積分,以換取免費車程和消費禮券等經濟回饋。

    北部都會區象徵香港城市發展的新階段,目標是建設宜居及可持續發展的碳中和社區。北部都會區採用較高的地積比率,也更靠近自然環境,為綠色建築發展創造了機會、空間和必要性。因此,建築業持份者和社會各界,無論是公共部門還是私人發展商,都應更積極把握這個機會,推動綠色建築新常態,為香港創造更宜居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