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與團結香港基金 聯合發表《香港青年於廣州創業的機遇與挑戰》報告

    2024-06-20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與團結香港基金 
    聯合發表《香港青年於廣州創業的機遇與挑戰》報告

     

    【2024年6月20日,香港】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與團結香港基金今天聯合發表新一份題為《香港青年於廣州創業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

    青年是國家未來棟梁,解決青年「四業」(即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難題是推動大灣區發展的關鍵之一。其中,創業不僅能帶動就業、促進社會經濟增長和創新發展,而且是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引擎。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業在內地發展,將符合條件的港澳創業者納入創業補貼扶持範圍,積極推進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建設。

    國家對港青「北上」創業的大力支持和大灣區龐大的發展機遇,令越來越多香港青年願意前往大灣區内地城市發展。 廣州市作爲廣東省省會,綜合實⼒雄厚,產業體系完備,長期以來支持港澳青年創業,是孕育創業家的「理想地」。截至2023年7月,廣州已有52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吸引了2,000多名港澳青年來穗創新創業,累計孵化港澳項目數量約2,100個,涵蓋超過20個產業方向,包括高新技術、電子商務、生物醫藥、藝術動漫及物聯網等。

    儘管政府已經為到大灣區内地城市創業的香港青年推出了多項政策措施,但是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出發廣州小組」透過實地考察和與相關持份者進行深度訪談,了解到現時為在穗創業的青年提供的支援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本研究整理出在穗創業的香港青年面對的三個主要挑戰,包括:

    • 創業的青年自身的能力和認知與實際需要的差距;
    • 創業青年在獲取創業資訊方面存在一定困難;
    • 創業基地發展同質化。


    針對上述提出的挑戰,本報告分別向香港特區政府、廣州市政府及其他有關機構提出共七項政策建議,以助香港創業青年在廣州發展。

     一)向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建議

    調研小組透過與創業者或基地代表的訪談了解到部分香港青年不熟悉內地行業運作或文化,對廣州創業環境、政策的認識不足,或影響他們在內地創業的成效。而且,受訪者表示,駐粵辦或未能充分了解內地創業港人的特徵、需求和情況,使得對在穗港青的支持不夠全面。針對上述挑戰,報告政策建議包括:

    • 為香港青年提供相關行業的短期就業技能培訓,以「先就業,後創業」模式,協助港青先行獲取相關行業的技術和經驗、了解内地社會和行業文化及逐步建立創業網絡,從而提升創業能力;
    • 建立大灣區港青創業政策資訊平台,透過HKYouth+青年手機應用程式發放最新青年創業政策資訊,連接内地政策資訊平台。可透過該平台加強對内地創業政策的宣傳、分類和解讀、提升創業成功案例宣傳,及建立創業港青和政府之間的溝通管道;
    • 拓展創業港青的營商配套諮詢服務。駐粵辦可透過轄下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提供教育和醫療等方面的生活配套諮詢服務。同時,駐粵辦可收集並跟進創業港青在申請政策優惠方面遇到的實際問題,及向内地有關部門反映。
       

    二)向廣州市政府提出的建議

    爲了進一步加強創業政策的落實、優化創業基地為香港創業青年提供的服務,並通過提升兩地證件的聯通程度從而為創業家提供更便利的融資支持,報告政策建議包括:

    • 參考港府的「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提供首期撥款和要求任命擔保人的做法,鼓勵孵化器更積極協助初創企業申請內地的政府資助,孵化器可對成功申請補貼的企業分期預支部分補貼額,以協助在孵港資企業順利渡過前期資金短缺嚴重的時期。此外,還可將孵化器對幫助在孵企業申請政府補貼的情況納入科技企業孵化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服務能力);
    • 提升民營孵化載體服務能力,包括增強不同創業基地的統籌及分工、提供激勵措施以引導民營孵化載體提升服務品質(如對民營孵化載體的專業能力,以及人脈資源、生活配套等增值服務提出更高要求)、鼓勵孵化器和加速器在港建立離岸孵化載體以向尚未前往廣州創業的港青提供前期諮詢服務和協助創業港青拓展內地和國際市場和資源;
    • 推動跨境徵信合作,便利港人跨境融資。可考慮以南沙為試點,實現港澳居民的兩地各類身份證件(居住證、回鄉證、香港身份證等)數據信息共用和相關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以促進個人跨境徵信數據對接;以及允許兩地銀行在取得客戶的同意後,跨境查閱客戶在另一地的徵信數據。
       

    三)向其他機構提出的建議

    在廣州進行孵化的港資初創企業較缺少拓展香港及海外市場的機會;另一方面,兩地制度體系的差異使得在港的初創企業難以拓展內地市場。為進一步支持創業港青拓展市場,本報告建議加強廣州的孵化基地與香港科學園和數碼港的合作。一來,可鼓勵初創企業於廣州孵化基地進行初步孵化,待發展較成熟後,回港在科學園或數碼港進一步培育,再由香港向外拓展市場。二來,可協助希望拓展內地市場的數碼港和科學園培育公司和畢業生租戶,透過入駐廣州的孵化基地以建立內地網絡。

    本報告希望能夠透過落實報告針對香港特區政府、廣州市政府及其他有關機構的建議,包括提升青年自身的能力和認知、優化政策傳導、提高創業基地服務能力,讓香港創業青年更好地應對在穗創業的各項挑戰。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博士在致辭中說到:「青年興則國家興。國家不斷加大對創業青年的支持力度,在為他們搭建創新創業舞台的同時,亦帶動了香港青年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要繼續推動香港青年參與大灣區建設,須久久為功。本報告期望凝聚香港和内地政府與民間的力量,完善兩地對在内地創業的香港青年的政策支援,助他們在更廣大的平台追夢、圓夢。」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主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女士指出:「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未來會考慮進一步調研大灣區其他創新創業基地,如18個粵港兩地政府共同授牌的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了解港青在其他大灣區内地城市創新創業的最新和實際情況,以助他們更好地運用大灣區的市場規模和區域優勢,及為他們在灣區發展締造更好的條件和機遇。」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郭凱傑先生認爲:「當前,國家正處於創新創業的快速上升期。加強兩地政府對香港青年在廣州等大灣區内地城市的創業扶持,不僅能為不同背景的港青提供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及創造更寬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可進一步推動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發展及人才流通。」

     
    《香港青年於廣州創業的機遇與挑戰》調研摘要及報告

    調研摘要: https://bit.ly/3KOOX9V
    調研報告: https://bit.ly/3RCzIo9

    1%20%E5%A4%A7%E5%90%88%E7%85%A7.jpg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與團結香港基金今天聯合發表新一份題為《香港青年於廣州創業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圖(由左至右):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主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女士,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博士,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郭凱傑先生
    1%20%E5%A4%A7%E5%90%88%E7%85%A7.jpg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博士在致辭中說到:「青年興則國家興。國家不斷加大對創業青年的支持力度,在為他們搭建創新創業舞台的同時,亦帶動了香港青年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要繼續推動香港青年參與大灣區建設,須久久為功。本報告期望凝聚香港和内地政府與民間的力量,完善兩地對在内地創業的香港青年的政策支援,助他們在更廣大的平台追夢、圓夢。」
    1%20%E5%A4%A7%E5%90%88%E7%85%A7.jpg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主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女士指出:「香港再出發大聯盟未來會考慮進一步調研大灣區其他創新創業基地,如18個粵港兩地政府共同授牌的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了解港青在其他大灣區内地城市創新創業的最新和實際情況,以助他們更好地運用大灣區的市場規模和區域優勢,及為他們在灣區發展締造更好的條件和機遇。」
    1%20%E5%A4%A7%E5%90%88%E7%85%A7.jpg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郭凱傑先生認爲:「當前,國家正處於創新創業的快速上升期。加強兩地政府對香港青年在廣州等大灣區内地城市的創業扶持,不僅能為不同背景的港青提供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及創造更寬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可進一步推動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發展及人才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