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土地

    交椅洲人工島不應只計「死數」

    2023-04-08

    文章原載《香港01》2023年3月29日
    撰文: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 葉文祺、研究員 梁躍昊

    交椅洲人工島不應只計「死數」.jpeg


    隨着交椅洲人工島的公眾諮詢將於本月底完結,近日坊間的討論眾說紛紜。雖然政府早前估算人工島的土地收益(約7500億元)高於建造成本(約5800億元),並指出填海等於投資未來,但鑑於近期樓市及土地價格有所調整,也有人質疑其成本高於效益,擔心項目不划算。

    然而,交椅洲人工島的效益並不止是一題簡單的數學題,單是聚焦於工程造價和賣地收入,其實忽視了項目將為香港不同方面帶來的效益。以下將提出3個方面分析,揭示其他更廣泛的衍生社會效益。

    一、提升營商環境 增強香港競爭力

    面對環球氣氛不明朗,加上疫情令本港經濟收縮,確實打擊香港短期的經濟發展。雖然近月多幅商業用地拍賣流標或低價賣出,以及商廈空置率近年在高位徘徊,惟這些都是短期的現象。為扭轉劣勢,政府在今年疫情放緩之後,積極引進內地和海外的重點企業、高技術初創公司,以及家族辦公室來港發展。

    縱然香港具有不少優勢,但面對國際政經環境不穩,加上鄰近地區競爭加劇,香港有必要進一步提升其營商環境。有序及持久的優質產業用地供應,將會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吸引海外投資,透過降低投資及營運成本,有效增強香港的競爭力。

    社會上也有意見認為「起動九龍東」的發展不似預期,質疑香港是否有能力發展4個核心商業區(維港都會區、起動九龍東、交椅洲人工島,及北部都會區)。然而,這正正反映策略性地協調各個核心商業區發展的重要。

    政府已經訂立「南金融、北創科」的發展佈局方向,若交椅洲人工島定位為香港第二個金融經濟中心,由於其地理位置較近維港都會區,因此可考慮策略地搬遷重要的政經部門及金融機構,從而吸引相關的專業人士聚集,帶動其他行業跟隨發展。再者,汲取「起動九龍東」的經驗,若交椅洲人工島定位發展核心商業區,則不應受短期市况的波動而改變發展目標,亦應該善用契機,扭轉以往土地供應匱乏之困局。

    二、聚集頂尖人才 提高香港宜居度

    除了「搶企業」,為配合交椅洲人工島核心商業區的定位,也需要聚集大量中產以上人才,方能提供足夠人力資源推動核心商業區的發展,而政府在去年的施政報告內也提出要大力「搶人才」。誠然,招攬各行各業的專才來港發展固然重要,但可持續的城市發展不可能只是持續地「搶人才」,更需要「留人才」。要做到這一點,香港還是需要提供優良生活環境,否則這些人才只會是過客。

    因此,交椅洲人工島將是一個戰略機遇,提供較接近市區的重置土地,助力推動大規模市區重建,並透過重建的契機,分散現時市區的稠密人口。此外,人工島也提供一片大面積的土地作整全規劃,設計宜居社區,增加港人的休憩地方,提高香港的居住環境質素,從而吸引本地、內地和海外人才。

    三、完善運輸網絡 打通香港任督二脈

    為配合交椅洲人工島的發展,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性運輸基建,打造一個龐大的交通樞紐,完善整體交通運輸網絡的連通性,並鞏固香港作為轉口港的實力。初步建議內包括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以及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不僅服務人工島上的居民,更為新界西北及香港島開闢關鍵路徑,可紓緩屯門公路及港鐵屯馬線不勝負荷的擁擠場面,並有效連接洪水橋與港島兩個都會區的核心商業區,對廣大市民都有裨益。

    即使在疫情影響下,港鐵屯馬線在2021年已經達到86%的運載量,加上3條過海隧道在繁忙時間的車流現已接近甚至超越其設計容量,透過全新的策略性道路及鐵路網絡,擴大全港交通運輸的整體容量,將有效紓緩香港現時沉重的交通負荷。

    需注意的是,為帶動交椅洲人工島的發展,大型基建如幹道、鐵路必須與人工島填海同步開展及建成,尤其是鐵路必須在核心商業區入伙前已經能夠接駁深圳前海及維港都會區,才能預先建立兩地人才的出行習慣。

    對居民來說,若運輸基建的實際建成時間與房屋建成入伙的步伐最後仍存在落差,他們難免要受「開荒牛」之苦。因此,政府在推行交椅洲人工島時,有必要在配合土地發展項目的前提下,制定明確的時間表、行動計劃及關鍵績效指標,確保有效落實「基建先行」。

    政府需做更多解說 回應社會疑慮

    總括而言,交椅洲人工島是增強香港競爭力的積極土地部署。更重要的是,這項投資對於香港未來經濟、住屋及運輸等各範疇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除了在數字上計算工程能否回本之外,更要看計劃所帶來的多方面社會效益。有見及此,政府也需要做更多解說,回應社會上對於推進人工島的疑慮,方能在發展交椅洲人工島、北部都會區及融入大灣區的前提下,讓香港再次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