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房屋

    「滯銷」只屬一葉障目  資助房屋使命續存

    2024-05-25

    文章原載《信報》2024年5月25日
    撰文 :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 葉文祺、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 梁躍昊

    VCG41N1445548577.jpg


    差估署資料顯示,「撤辣」後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在3月按月回升,但相較去年及2021年歷史高位,仍下跌分別超過13%及23%。與此同時,近期私人住宅和資助房屋的銷售氣氛出現顯著落差,前者成交宗數回升,更出現一些「熱賣」新盤;後者卻被指銷情不佳,例如「居屋2023」的三個安達臣道項目及市建局的首置項目煥然懿居第三座,截至4月下旬分別仍有約三成單位未能售出。有見及此,坊間有部分意見直指樓價回落後,資助房屋已失去需求及功能。筆者則認為要作客觀判斷,還須深入理解近期導致資助房屋銷情放緩的因素。

    可負擔置業需求仍在

    參考各資助房屋申請資格,可推論樓市下行時其潛在流失的三類準買家:第一類是收入較高,接近資助房屋入息限額的「上層中產」,樓價下跌變相提高了他們的置業負擔能力,因此轉投私人市場;第二類是收入在全港月入中位數附近的「核心中產」,考慮到直至去年香港樓價對收入中位數比率仍達18.8倍,因此即使樓價回落仍暫時難以負擔,鑑於資助房屋置業機會一生僅有一次,因此在市況波動時「按兵不動」也不難理解;第三類是收入符合公屋入住資格的「綠表家庭」,他們雖也有意置業上流,但除非生活質素能顯著提升,否則也無絕對誘因為此放棄租金低廉的公屋單位。

    綜觀上述,資助房屋仍是「核心中產」和「綠表家庭」的唯一置業選項。事實上,根據2023 年的住戶收入分布情況,符合資助房屋申請資格的住戶佔全港住戶總數近40%,但 1997 至 2023 年期間,資助房屋佔新落成房屋的比例僅為10%,這表明資助房屋在新落成房屋單位中所佔比例並不足夠。此外,過去當每次有任何種類的資助房屋項目開放申請時,包括目前的所謂「滯銷」項目,均出現大幅超額認購十倍以上情況,反映廣大市民的可負擔置業需求還遠未被滿足。

    至於為何置業需求仍在,卻未能在近期資助房屋銷售中充分反映,筆者認為背後原因離不開資助房屋定價落後於市場變化,以及單位質素有待進一步提升。

    資助屋定價落後市場

    根據目前定價機制,當局會按照評定市值,為居屋項目計算一個折扣率,令月入達全港中位數的家庭能夠動用不超過其入息四成作按揭供款,選購大部分推售單位;至於綠置居及首置項目,則是在居屋折扣率之上額外再加減一成折扣。問題的關鍵,在於定價日期與實際揀樓之間一般相隔半年,當市場進入下行周期,就會出現資助房屋定價折扣被樓價跌幅「蠶食」的問題。

    舉例來說,「居屋2023」早在去年7月已按當時評定市值計算並公布定價,當時公布的折扣率為38%,然而相隔半年到今年1月揀樓時,差估署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已下跌約一成。由於目前資助房屋訂定售價後便不會再作更改,因此在交易一刻能反映市場變化的唯一做法,只有調低折扣率至30%。

    考慮到過去資助房屋市場流動性低,絕大部分申請者置業後都不會選擇補價轉售,因此下調折扣率難以成為準買家選擇購買資助房屋的明顯誘因。相反,對於置業預算「掹掹緊」的中產家庭而言,資助房屋能夠緊隨私人市場下調定價,從實際上減少他們的首期和供樓負擔,才能構成具吸引力的可負擔置業機會。

    因此,各資助房屋機構實在有必要在定價部署上更具彈性和「貼市」,並在市場推廣上反應更迅速,方能在樓市出現波動時,繼續體現和突顯資助房屋作為可負擔置業機會的定位優勢。

    綠置居入手提升質素

    此外,單位質素,尤其是單位面積,是「綠表家庭」置業決定的重要考量,這在過去綠置居銷售中充分反映。舉例來說,儘管「綠置居2019」超額認購達12倍,反映了「綠表家庭」的置業渴求,但在揀樓程序結束後卻有多達523個單位仍未能成功售出,且全部皆為納米單位,顯示了小型單位不受歡迎的事實;又例如,2020/21年度推出的綠置居項目啟鑽苑開放申請時備受追捧,超額認購33倍,但截至今年3月底卻錄得157宗被沒收臨時訂金的撻訂個案,其中近九成涉及400平方呎以下面積較小的單位。

    筆者在剛發布的《香港房屋趨勢導航2024》報告中預測,未來公私營房屋供應大致穩定向好,並有條件將房屋政策重心從「提量」轉為「提質」,特別是需要增加可負擔置業機會和提升居住面積。然而,考慮到目前增加可負擔置業機會時,必須同時兼顧公屋輪候時間達標。因此,當局可先利用綠置居與公屋的「可互換性」,在未來五年時間以增加綠置居供應作為起步,並在之後更大幅度地調整整體資助房屋供應比例。

    與此同時,為鼓勵「綠表家庭」交還所住的公屋單位並自置居所,當局也有需要逐步提高資助房屋單位面積。

    總括而言,資助房屋近期的「滯銷」現象並不反映長遠置業需求流失,只要未來積極調整定價策略,持續提升單位面積,提供可負擔置業機會之餘深化「高性價比」定位,相信其使命仍遠遠未見終點。 

    %E8%9E%A2%E5%B9%95%E6%88%AA%E5%9C%96%202024-05-31%20%E4%B8%8B%E5%8D%884.05.58.png